正文 第142章堅持下去就會有所收獲
前行的路必然不會一路平坦,但隻要方向正確,隻要還有毅力,還能堅持下去,就要繼續前進,唯有這樣才能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跡。
生活中,很多有目標、有理想的人,他們工作,他們奮鬥,他們用心去想,他們祈禱……但是由於過程太艱難,他們愈來愈倦怠、泄氣,終於半途而廢。到後來他們會發現,如果他們能再堅持久一點,如果他們能更向前瞻望一下,他們就會得到結果。
最浪費時間的一件事就是太早放棄。人們經常在做了90%的工作後,放棄最後可以讓他們成功的10%。這不但輸掉了開始的投資,更喪失了經由最後的努力而發現寶藏的喜悅。
很多時候,人們會開始一個新工作,學習新的技藝,然後就在成果出現之前失望地放棄。通常,任何新工作都有一段你懂得比周圍人少的困難階段。剛開始每件事情都要掙紮,但是過了一段時間,最初有壓力的工作就會變得輕而易舉了。你可能記得嚐試學另一種語言的情況。如果你學習幾個月就放棄,你學的多半遠不夠讓你運用自如;但隻要再多學幾個月或幾年,你也許就可以開口談話、看書、看報紙了。
你聽過鍾士的事跡嗎?他是1960年跨欄比賽的風雲人物,他贏得一場又一場的比賽,打破了許多紀錄,真是轟動一時。他順理成章地被選為參加當年在羅馬舉行的奧運會的選手,參加110米跨欄比賽,全世界都認為他能贏得金牌。
出乎意料的是,他並沒有得到金牌,隻跑了個第三名,這當然是個極大的挫折。他的第一個想法是:“怎麼辦呢?我或許該放棄比賽。”要再過四年才會有奧運會,而且他已經贏得所有其他比賽的跨欄冠軍,何必再受四年更艱苦的訓練呢。看起來唯一合理的出路是退出比賽。
這當然非常合乎邏輯,但是海耶士·鍾士卻不能安於這種想法。“對自己一生追求的東西,”他說,“你不能夠事事講求邏輯。”因此他又開始了訓練。在以後的幾年裏,他又在跨欄上創造了新紀錄。
1964年,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鍾士參加了60米跨欄賽。賽前他曾經宣布這是他最後一次參加室內比賽。大家的情緒都很緊張,每個人的眼睛都看著他。他贏了,平了自己以前所創的最高紀錄!鍾士跑完,走回跑道上,低頭站了一會兒,答謝觀眾的歡呼。然後1.7萬名觀眾都起立致敬。鍾士感動得落淚,很多觀眾也流下眼淚來。一個曾經失敗的人仍然繼續堅持下去,決不放棄,而愛他的人們就愛他這一點。
後來他參加了1964年東京奧運會,在110米跨欄賽中跑出13.6秒的成績,得了第一名,終於贏得了金牌。
如果你參觀過開羅博物館,你會看到從圖坦·卡蒙法老王墓挖出的寶藏,令人目不暇接。龐大建築物的第二層樓大部分放的都是燦爛奪目的寶藏,黃金、珍貴的珠寶、飾品、大理石容器、戰車、象牙與黃金棺木,巧奪天工的工藝至今仍無人能及。但如果不是卡特決定再多挖一天,這些不可思議的寶藏也許仍在地下不見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