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對待工作:做一個踏實的人 第1節“突然的成功”來自腳踏實地
美西戰爭爆發以後,美國必須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軍首領加西亞取得聯係。加西亞將軍掌握著西班牙軍隊的各種情報,可他卻在古巴叢林茂密的山裏,沒有人知道確切的地點,所以無法聯絡。然而,美國總統又要盡快地獲得他的合作。一名叫作羅文的人被帶到了總統麵前,送信的任務就交給了這名年輕人。
一路上,羅文在牙買加遭遇過西班牙士兵的攔截,也在粗心大意的西屬海軍少尉眼皮底下溜過古巴海域,還在聖地亞哥參加了遊擊戰,最後在巴亞莫河畔的瑞奧布伊把信交給了加西亞將軍。而羅文則被奉為英雄。
這就是2000年被美國《哈奇森年鑒》和《出版商周刊》評為“有史以來世界最暢銷圖書”第六名的《致加西亞的信》。
仔細研究你就會發現,羅文所做的事情一點也不需要高超的技巧,他隻是按部就班地前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步一個腳印”。這看起來很簡單,他隻是奉行了上級交給的任務,然後就去做,也就是說,那隻是他的一件普通的工作。
也許你會說,我每天也在重複地盡到自己的職責,這不就是踏實嗎?確實,每個人都會做卻又不屑於做的動作和事情,它們貫穿於每天的工作,甚至你完成了這樣的一個動作,自己都不記得。比如,你每天都會把文件送到上級手裏,你會記得你是用怎樣的動作送過去的嗎?這也正像全世界都談論“變化”、“創新”等等時髦的概念一樣,“踏實”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可是你真正做到了新涵義的“踏實”了嗎?
踏實地做事並不等於原地踏步、停滯不前。它需要的是有韌性而不失目標,時刻在前進,哪怕每一次僅僅是延長很短的、不為人所矚目的距離。
看這樣一個實驗:給你一張足夠大的紙,你所要做的是重複地對折,不停地對折。我的問題就是,當你把這張紙對折了51次的時候,所達到的厚度有多少?一個冰箱那麼厚或者兩層樓那麼厚,這大概是你所能想到的最大值了吧?然而通過計算機的計算,這個厚度竟接近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
沒錯,就是這樣簡簡單單的動作,是不是讓你感覺好似一個奇跡?為什麼看似毫無分別的重複,會有這樣驚人的結果呢?換句話說,這種貌似“突然”的成功,根基何在?
就像折紙一樣,最後達到的的高度與每一次加力是分不開的,任何一次偷懶都會降低你的厚度,所以動作雖然簡單卻依然要一絲不苟地“踏實”去做。而且後一次所達到的厚度與前一次是分不開的,環環相扣的“踏實”可以達到分散幾次望塵莫及的效果。
也就是說,“突然”的成功大多來自這些前進量微小而又不間斷的“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