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用新的視角透視真實情感三步曲 第十二章玫瑰雖香卻紮手(2)(1 / 3)

第三篇用新的視角透視真實情感三步曲 第十二章玫瑰雖香卻紮手(2)

5.愛情要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

當今社會日益進步,科技也越來越發達,人們在享受現實生活帶來的諸多便利的同時,也遭遇著科技進步隨之而來的一係列新問題。網絡就是一個很實在的例子,它正逐漸滲透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當然在愛情領域也不例外。

網戀是虛幻的,看不見,摸不著,不過是望梅止渴,畫餅充饑。網戀這一名詞對於現代人來說並不陌生,但這種網絡愛情呢,你經曆過嗎?網絡愛情是虛幻的,是不真實的,甚至是病態的,是一種不現實的感情。相信很多人都會感歎大學戀情的美好與純真,網絡愛情也是如此,兩顆陌生的心靈在網絡之中相遇、碰撞而產生火花,它雖然較傳統愛情多了幾分神秘,但是卻少了很多現實生活中無奈的條件限製,這就使得它像大學戀情般純潔並令人向往,因為它更加側重於精神層麵的交流,而愛情正是高於物質的。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似乎人們用於談情說愛的時間也被剝奪了很多,但愛情畢竟需要投入很多的時間和精力,這樣才能使愛情之花茁壯成長,收獲的季節才能結出“健康”的果實。網絡技術的發達使得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在這個看似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培育他們的愛情之苗。例如在上班小憩時便可通過網絡給對方留下一條溫馨的短信或一張思念的賀卡,享受著屬於他們彼此之間的網絡愛情。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網絡愛情都是美好而令人向往的,有些人會貪戀網絡愛情所帶來的純潔、積極、便利的方麵,而逃避現實社會對它產生的真實性的影響。隻是沉迷於它的美好,將自己的情感寄托於網絡無盡的遐思,擔心它一旦走出網絡世界就會“見光死”,享受它的溫情的同時卻不敢接受網絡另一端他(她)的真實性,害怕這份網絡愛情在現實生活中變得不堪一擊……

這種擔心不無道理,畢竟我們是生活在真實的社會中,你若想要你的網絡愛情開花結果,它就必須從網絡步入現實,在真實生活中繼續延續和發展,這才是網絡愛情的最終歸宿,若你不想讓它走出虛擬世界,那它就談不上網絡愛情了,或許可以稱之為網絡友情。

反之,若你一味寄托於這種網絡愛情,並讓它來填補你現實愛情的空白,拒絕接受它的真實存在性,那這可能就是一種不太健康的心理狀態了,醫學術語可以稱之為“網絡愛情綜合症”。顯然,這種狀態是不可取的,不值得我們提倡與效仿。

現在的時節裏,網戀仿佛是最流行的愛情,看論壇裏的帖子,多是說自己如何在虛幻的網絡上受到真實的傷害。大多是搖擺在愛情和友情之間,不知道如何選擇,兩難的結果對於什麼都不想失去的人來說是很難做出決定的。

網戀的來來去去,簡短的就如同都市中的露天電影。在網絡上的人都在真真假假的追求著他們的理想和目標,涉足於QQ等的聊天,也許在心境上可以找到一個出口,在言語的相互琢磨中度過的是又一天。難怪總有人說,網絡這東西會上癮。而讓你上癮的是你的精神渴望,直接受罪的還有你的身體。但身體是外在的,精神是內在的,新時代的年輕人總是追求著精神的需求,於是無所謂的打發著身體的虧空。

一位婚嫁年齡的女青年,在網上認識了一個網友。一段網戀之後,女青年決定以身相許。當她衝破家庭阻力托付終身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日夜思念的情人隻是一個13歲的孩子。還有一位隻有十幾歲的漂亮白雪公主,家庭很富有。由於父母整天忙於事業,根本抽不出時間照顧她。寂寞中公主在聊天中,認識了一位二十多歲的社會渣滓。無知的公主陷入了網戀,不惜離家出走跟網友同居後,才發現這位熱戀的網友跟自己相差的太多。撇開家庭的差距不說,僅僅滿口髒話,舉止粗魯,就讓她大失所望。當她冷靜之後,終於向他提出告別這段愛情時,男友卻把她綁架然後殺害了。

很多人認為網戀產生不了感情,這是騙人的。越來越多的“網絡愛情”導致本來十分穩固的婚姻破裂。網絡令很多人忘記日常的繁瑣和生活的壓力,產生對網絡的依戀。異性間的網絡接觸在給人們帶來輕鬆和快感的同時,也會帶來網絡愛情。但那些都不是現實的,一旦發展到現實就會“死去”。也會讓每一個網戀者付出很大的代價。

小雯的男朋友姓任,兩人一個在撫州,一個在南陽,他們通過網絡認識,在網絡中交往,並且談起了網戀。經曆了一段時間後,小雯發現現實中的任某遠不如她想象的優秀。

於是,小雯提出了分手。沒想到任某從撫州跑到了南陽,先是對小雯苦苦哀求沒有結果,然後就發生了令人始料不及的事情。找人把小雯綁起來,嘴巴堵上,然後澆上汽油,又點著。然後迅速離開了,幸好鄰居發現的早,她才沒有化為灰燼,雖然經過搶救也沒有保住她的生命。

還有一個網戀的悲劇:將近30歲的張濤,江西人,從小父母離異,小學沒畢業就出外打工掙錢養家糊口。用他的話說,他是窮怕了。因此,他一直做著發財的美夢。後來,他隨著打工的人群來到浙江溫州打工,初來溫州他感到很自卑,於是他不想和別人接觸,就上網來打發無聊的時間,由於他很愛富,所以他把自己描述成大款。還專門找了做假證件的人,為自己做了一個上海楊浦區的身份證和駕駛證。為了讓別人相信自己有錢,他還請人做了一個交通銀行的存折,並在存折上做了往來賬目的流水賬,尾數有400餘萬元。

於是,張濤用“一切隨緣”的網名有意結識了一位女網友。經過一段時間的聊天,兩人十分投機,相互留下了電話號碼。其實,張濤有妻子和一個3歲的女兒。但這段網戀讓張濤迷上了同齡女友,他竟想甩掉結發妻子。可是,就憑他現在的近況,對方肯定是不會看上他的。為此,他開始編造各種各樣的謊話。

張濤自稱叫王誌,上海楊浦區人,在浙江溫州做生意。並編造其舅舅在上海從事房地產生意的謊言,而他就在舅舅開的公司工作。他有一個離異的新疆老婆,3歲的女兒歸女方。這時,對方也回應:她叫阿靜,安徽省合肥市人,已離婚,有一個3歲的兒子歸前夫,目前與父母住在一起。相同的經曆,讓兩個人有了共同語言。他們幾乎每天都用手機發短信、通話。後來,他們還進行了視頻聊天,雙方對彼此的感覺都不錯,漸漸地,兩人都有相約見麵的意思。

於是,兩人相約在南京見麵。阿靜先在南京某賓館訂了一間房。張濤乘大巴來到南京後,再打車來到賓館。為了讓阿靜相信自己有錢,他謊稱是乘飛機來的,並從包裏拿出交通銀行的存折給阿靜看。阿靜也是做生意的,但她見張濤事業有成,內心當然是非常羨慕。張濤還假惺惺地說,幹脆給你100萬怎麼樣?阿靜不是個貪財的人,沒有答應。在南京玩了幾天,兩人的感情也是迅速升溫。

關係到了這個份上,阿靜覺得張濤雖然長相一般,但知冷知熱的給人感覺是很可靠的那一種,從此,阿靜的大小事情都不在瞞著張濤。她告訴張濤,她與其他人合開的咖啡店打算轉讓,能拿到30幾萬元。不料,這個消息在張濤的內心掀起了波瀾。他想自己一輩子也賺不到這麼多錢啊!暗中動了歪腦筋。拿定主意後,他給阿靜打電話,溫柔地說:“店就別開了,轉讓掉算了,虧一點都行。憑我的本事,我不能讓你再受苦,還不如跟我到上海打天下,我不要你一分錢。”這些話讓阿靜很感動,她感覺自己真有福氣,碰上這麼體貼自己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