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蝴蝶蘭-一定會感動你的小故事 105.處方
有些人,有生命卻沒有心;有些人,有心卻很孤獨如果不是有人懷疑他精神出了問題,白大夫恐怕不會提起這些事情。
喝酒的時候,他隻是反複嘟囔一句話:那裏不是人活的地方。
到西部山區扶貧之前,對於當地的經濟和生活條件以至於風土人情,他從文字材料上有所了解,各類統計數字雖然抽象一些或者不那麼準確,但還是能說明大部分真實的。貧窮,他也是有切身體會的。白大夫的老家在東南沿海地區的一個小鎮子上。小時候,他也曾去過住在鄉下的姥姥家裏。缺醫少藥是貧困邊遠地區的普遍現象,農村人不像城裏人那麼金貴,有點頭疼腦熱之類的小病小災,除了喝碗熱薑湯,拔拔火罐子,再就是咬緊牙關硬抗了。早些年,有赤腳醫生走村串戶,醫道雖不高明,但也能牲口和人一塊兒治,偏方加迷信,也能解決問題,鄉親們都很認同。反正毛主席也說過,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即使出了醫療事故,也沒人追究,倒添了些樹陰底下的談資和故事。那年頭,健康這個字眼太文縐縐了,老百姓的嘴邊是掛不上的。
盡管白大夫對這些事情並不陌生,但到了西部山區的村子裏後,還是覺得那裏的貧困景象超出了他的想像。
白大夫可不是個想像力貧乏的人。他小時候就立誌成為一個想像力豐富的詩人。讀醫科大學,絕不是他發自內心的選擇。他始終否認白求恩的事跡感染了自己,並從此樹立了救死扶傷的偉大理想。如果不是高中班主任老師的一句玩笑,他可能一生都不會穿上白大褂。他的字跡潦草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常讓任課老師頭暈目眩,急得團團轉。於是班主任取笑挖苦他,說他天生就是個當醫生的材料,寫出的字像大夫開的藥方,隻有藥房的人和鬼才能看懂。沒想到,他還真的報考了醫科大學,而且一直讀到博士。
高層次的人才當然要到高層次的單位工作。他也不例外,一畢業就留在了大學附屬醫院。過了10個月,他又自願地參加了青年誌願扶貧團,到西部最貧困的山區醫療扶貧去了,時間為一年。
回來後,醫院的領導專門表揚了他,稱讚他的奉獻精神。白大夫不知所措地抓耳撓腮,連說沒什麼辛苦的,自己上大學前也是啃窩窩頭過來的。
沒過幾天,醫生們的一些議論傳到了院長的耳朵裏。同事們背後說,白博士扶貧一年競變成了精神病。有一封患者來信,也稱他精神出了毛病。
院領導聽到此類反映著實嚇了一跳,趕緊調查研究了一番。結果發現,問題出在白大夫開的處方上。他開出的藥方,價格一般都在幾塊、十幾塊錢,幾乎沒有超出一百塊錢的。同樣的病,他的處方與其他大夫開的處方,在價錢上相差甚遠。那位寫告狀信的有一定級別的患者不滿意,嫌大夫沒有開好藥,指著白大夫的鼻子大罵,說老子看一次感冒,都開幾百塊錢的藥,你小子憑什麼十塊錢就打發了。白大夫生氣了,大喝一聲,你是要治病還是要揮霍?
科裏的主任也不理解,質問他要是這麼開藥方,醫院的收入怎麼辦?白大夫半天沒言語,最後有氣無力地告訴主任:我在農村這一年,開過的最大處方是70塊錢,可能是習慣了,一時改不過來。他又長歎一口氣,說,這70塊錢使那位老鄉的孩子不得不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