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蝴蝶蘭-一定會感動你的小故事 99.愛心與恥辱(1 / 3)

淡淡的蝴蝶蘭-一定會感動你的小故事 99.愛心與恥辱

他站出來了,為了孩子,什麼後果都願意承擔,最終,人們原諒了他。

2002年底,意大利的一些報紙上出現了一條特殊的尋人啟事:

“1992年5月17日,在瓦耶裏市商業區第5大道的停車場,一個白人婦女被一個黑人小夥子強奸。不久,女人生下了一個黑皮膚的女孩。她和她的丈夫毅然擔當起撫養女孩的責任。然而不幸的是,如今這個女孩得了白血病,急需做骨髓移植手術。她的生父是拯救她生命的惟一希望。希望當年的當事人看到啟事後,速與伊麗莎白醫院的安德烈醫生聯係。”

這則尋人啟事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人們議論的焦點是:這個黑人會站出來嗎?他顯然麵臨著兩難選擇,如果站出來,他將麵臨名譽掃地、家庭破裂的危險;如果保持沉默,他將再一次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行。這個故事將是一個怎樣的結局呢?

在意大利瓦耶裏市的一個居民區裏,35歲的瑪爾達是個備受人們議論的女人。她和丈夫比特斯都是白皮膚,但她的兩個孩子中,卻有一個是黑皮膚。這個奇怪的現象引起周圍鄰居好奇的猜疑,瑪爾達總是微笑著告訴他們,由於自己的祖母是黑人,祖父是白人,所以女兒莫妮卡出現了隔代遺傳。

2002年秋,黑皮膚的莫妮卡接連不斷地發高燒。安德烈醫生診斷說莫妮卡患的是白血病,惟一的治療辦法是做骨髓移植手術。醫生分析道:“在那些與莫妮卡有血緣關係的人中,最容易尋找到合適的骨髓,你們全家以及親屬最好都來醫院做骨髓匹配實驗。”瑪爾達麵露難色,但她還是讓全家人做了骨髓匹配實驗,結果沒有一個合適的。醫生又告訴他們,像莫妮卡這種情況,找到合適骨髓的幾率非常小。還有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瑪爾達與丈夫再生一個孩子,把這個孩子的臍血輸給莫妮卡。這個建議讓瑪爾達突然怔住了,她失聲說:“天哪,為什麼會這樣?”她望著丈夫,眼睛裏滿是驚恐和絕望。比特斯也眉頭緊鎖。

安德烈醫生反複向他們解釋,現在很多人采用這種辦法拯救了白血病人的生命,而且對新生兒的健康沒有任何影響。這對夫妻隻是聽著,久久地沉默著。最後,他們說:請讓我們再想想吧。

第二天晚上,瑪爾達的丈夫比特斯神色肅穆地對醫生說:“我們有一件事要告訴您,但您必須為我們保密,因為這是我們夫婦多年的秘密。”醫生鄭重地點了點頭。“那是在10年前,1992年5月的時候。我們的大女兒伊蓮娜已經兩歲了,瑪爾達在一家快餐店上班,每天晚上10點才下班。那天晚上下著很大的雨,瑪爾達下班時街上幾乎空無一人了。在經過一個廢棄的停車場時,瑪爾達聽到身後有腳步聲,她驚恐地轉過頭,看到一個黑人男青年正站在她身後。那黑人手裏拿著一根木棒,將她打昏,並強奸了她。等到瑪爾達從昏迷中醒來,踉踉蹌蹌地回到家時,已是淩晨1點多了。我當時發了瘋一樣衝出去找那個黑人算賬,可是早已沒有人影了。那晚我們抱頭痛哭,仿佛整個天都塌了下來。”說到這裏,比特斯的眼裏已經蓄滿了淚水。他接著說:“不久,瑪爾達發現自己懷孕了。我們感到非常可怕,擔心這個孩子是那個黑人的。瑪爾達想打掉胎兒,但我還是心存僥幸,也許這孩子是我們的呢。就這樣,我們惶恐地等待了幾個月。1993年3月,瑪爾達生下了一個女嬰,是黑色的皮膚。我們絕望了,曾經想過把孩子送給孤兒院,可是一聽到她的哭聲,我們就舍不得了。畢竟瑪爾達孕育了她,她也是條生命啊。我和瑪爾達都是虔誠的基督徒,我們最後決定養育她,給她取名莫妮卡。”安德烈醫生的眼眶也濕潤了,他終於明白這對夫妻為什麼這麼懼怕再生一個孩子。他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是啊,這樣的話,你們哪怕再生10個,也很難生出適合給莫妮卡移植骨髓的孩子!”良久,他望著瑪爾達,試探著說:“看來,你們必須找到莫妮卡的親生父親,也許他的骨髓,或者他孩子的骨髓能適合莫妮卡。但是,你們願意讓他再出現在你們的生活中嗎?”瑪爾達說:“為了孩子,我願意寬恕他。如果他肯出來救孩子,我是不會起訴他的。”安德烈醫生被這份母愛深深地震撼了。

人海茫茫‘況且事隔多年,到哪裏去找那個強奸犯呢?瑪爾達和比特斯考慮再三,決定以匿名的形式,在報紙上刊登一則尋人啟事02002年11月,在瓦耶裏市的許多報紙上,都刊登著一則特殊的如前所述的尋人啟事,啟事懇求那位強奸者能站出來,拯救那個可憐的白血病女孩!啟事一經刊出,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安德烈醫生的電話都被打爆了,人們紛紛詢問這個女人是誰,他們很想見見她,希望能給她提供幫助。但瑪爾達拒絕了人們的關心,她不願意透露自己的姓名,更不願意讓別人知道莫妮卡就是那個強奸犯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