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節製是完善人格的手段 6.寧有求全之毀,勿享過情之譽(1 / 1)

第五章節製是完善人格的手段 6.寧有求全之毀,勿享過情之譽

【原文】寧有求全之毀,不可有過情之譽;寧有無妄之災,不可有非分之福。

【注釋】求全之毀:沒有把大家都希望你圓滿完成的事情做好,而遭到指責或毀謗。也指做事為人未如他人所願,而遭到指責或毀謗。過情之譽:與實際功勞和德行不相符合的讚譽和榮譽。無妄之災:無法預測、無辜而受的災禍(典出《戰國策?楚策》)。

【大意】寧可屈受別人的求全責備,也不要接受與實際功勞和德行不相符合的讚譽和榮譽;寧可遭受無妄之災,也不要享受非分之福。

“寧有求全之毀,不可有過情之譽”,我認為,這是正確的。但是,“寧有無妄之災,不可有非分之福”就有點過分了。什麼是無妄之災?這個典故出自《戰國策?楚策》:

楚國考烈王沒有兒子,春申君很替他擔憂,到處找尋會生兒子的美女,獻進宮去,結果仍然沒有消息。

趙國有一個叫李園的人,想把自己的妹妹獻給楚王,聽說楚王是因為生病才不會生育,他恐怕妹妹將來得不到寵愛,於是想辦法把妹妹送給春申君做姬妾。等到妹妹懷孕了,李園便采用許多方式,讓春申君把妹妹獻給楚王。

後來,李園的妹妹果然生了兒子,做了皇後,李園也因此受到了重用,但是他怕秘密被泄露出來,想暗中殺掉春申君。有一次,一個叫朱英的人對春申君說:“你恐怕有無妄之災喔!”春申君莫名其妙,叫朱英說無妄之災的理由。朱英說:“李園是將來楚王的母舅,他不是武官,卻養了死士,可見他想等考烈王死後,獨霸政權,到時候他會殺你滅口,這不是無妄之災嗎?”

後來考烈王過世,春申君果然被李園殺了,誅滅全家。

非分之福當然不該享有,但為了拒絕非分之福而寧願遭受無妄之災,無論如何也是讓人無法理解的。恪守本分、為人剛正是應該的,但不能過分,過分了就有矯情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