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學會選擇,退一步海闊天空 9.吃虧往往是納福
怕便宜了別人,吃虧的往往是自己。生活中總有這樣的人,他們做事時一門心思隻考慮不能便宜了別人,但卻忽視了於自己是否有利。不便宜別人就得自己吃虧,所以做事要有“心計”,不要怕便宜了別人,“便宜”別人又“得益”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有這樣一則笑話:
某人買回一堆小陶罐,大如拳,廣口,給鳥喂食嫌大,裝醬油還沒蓋兒。大家看罐子有幾十個,問他幹什麼用。此人雙眼放光,用手比劃:“才一毛八一個,多便宜。”是夠便宜的。他又一搔頭皮,說:“我倒沒想好幹什麼用。”眾人哄笑說,再便宜,沒用也是白買。他正色,說:“不對,這麼便宜,我不買別人就要買呀。我就全包圓兒了,不能便宜了別人!”
看來,賣陶罐的比他先發現此物沒什麼用,才便宜賣。他買罐的狂喜到了不計較用途的地步,而他最大的快樂不在便宜,而在別人無法享受這種便宜,即買斷。
這樣的心理很多人都有。當他享受某種物用的樂趣時,想到別人也在享用,就立刻黯然。報載,一位日本財閥謝世了,與他謝世一道下落不明的還有他斥資數千萬美元收藏的兩幅西洋名畫。之前,亦有一位日本財閥以梵高的畫殉葬。他們這樣做的原因是:他們死了,然而許多美好的東西仍然存在著,讓他們接受不了。這些財閥不見得愛畫,但大家都說好,就要買下,而且讓別人永遠見不到它。
老怕便宜了別人,算計過甚,還是便宜了別人。正如買陶罐的便宜了賣陶罐的。最可恨的是那些日本人,連死了都要算計別人。
怕便宜別人實則是一種狹隘甚至陰暗的心理。生活中不妨放開心胸,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