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以後,她就不再提起了,隻是收好自己手中的東西,以求將來楚國真的麵臨絕境,可以保住國人暫時的安定,楚家人一家的性命。
魏延當然知道楚國爭不過魏國,但是……
“楚王不見得這麼想。”
以他對楚王的了解,此人好高騖遠眼高手低,又偏偏自視甚高頗為傲氣,讓他心甘情願的臣服於魏,隻怕不太可能。
楚瑤垂眸:“楚國那邊自有兒媳出麵調停,父親無需多慮。”
魏延卻並不認為她能勸得動楚王,遂問道:“如若你服不了他們呢?
如若楚國堅持向魏國開戰,你待如何?”
這問題十分現實,等於是直接問楚瑤,如果楚魏兩國隻能二選一,你要怎麼辦?
魏夫人聽了直皺眉,扯了扯魏延的衣袖,不想讓他用這樣刁鑽的問題去為難楚瑤。
魏延卻搖了搖頭,示意她這些話一定要提前清楚,不然將來隻會更麻煩。
楚瑤心中卻輕鬆幾分,因為魏延的是如若楚國堅持開戰,而不是如若兩國終有一日開戰,可見他心裏是並未打算主動對楚國出手的。
楚瑤遂恭敬施禮道:“若真有這一日,兒媳隻願父親能饒過家父家母及孟氏一族的性命,讓他們能以平民百姓的身份安度餘生。”
也就是如若魏國最終吞並了楚國,隻要能饒過她父母一命,饒過孟氏族人一命,她便知足了。
孟氏一族倒還好,但楚氏是楚國的王族,楚魏兩國如果真的發生爭端,不可能饒過對方全族,不然對於勝利的那一方來,絕對是莫大的隱患。
所以即便她已經嫁到魏國,是魏國的世子夫人,也無法開這個口,求魏延饒過楚氏全族的性命。
何況於她而言,那些族人真的不甚重要,他們的生死,她並不在意。
魏延聽到這裏總算點了點頭,心中些許安慰。
這個兒媳婦果然是個明事理的,不會明知不行還胡攪蠻纏。
“好,我答應你!”
他終於給了她肯定的答複。
“如若將來我大魏真的一統下,隻要楚國願意俯首稱臣,我保證不對楚國興兵,並簽訂五十年內互不侵犯的協定。”
“楚國隻要像以前對大燕一般向我大魏進獻歲貢,以示臣服,我便保全楚王和楚夫人,及孟氏一族的性命。”
楚瑤心中大定,行叩拜之禮:“多謝父親。”
末了卻又抬頭問了一句:“不知這歲貢每年幾何?”
魏延聞言大笑,指著她對魏夫人道:“你看看,心裏還是惦記著娘家人,生怕我占了楚國半分便宜。”
楚瑤知道他並沒有生氣,也跟著笑:“父親又不是不知道我們楚國窮,若真的把每年的餘糧都拿來進獻歲貢,百姓就不用活了。”
魏延不喜歡拐彎抹角,見她直來直去,也不繞彎子,直接道:“按照以前進獻給大燕的數量來即可。”
那就是隻要意思到了就行,不強求。
楚瑤眸中一亮,再次叩首:“兒媳代楚國百姓謝過父親。”
楚國連年來飽受戰亂,盡十年才終於好了一些。
可直至今日,百姓們仍舊對當年的大燕鐵騎心有餘悸。
加上楚沅又有心逐鹿下,國家尚未恢複元氣便又起戰事,楚國百姓其實至今仍舊苦不堪言。
沉重的賦稅,接連不斷的征兵,導致國內年輕人死傷極快,年紀大的耕不動田地,年紀的尚未長成,所以荒廢的土地越來越多……
她每每聽人傳回這樣的消息,都覺得心如刀絞,卻又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