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一個晴朗的春日已漸近黃昏,一團團緋紅色的雲朵高懸在明淨的天空,看上去似乎絲毫沒有向別處飄離的跡象,仿佛正在沒入藍天深際。
省城O市近郊的一條街上,一幢漂亮邸宅敞開的窗前……(故事發生在一八四二年),坐著兩位婦女: 一位五十上下,另一位已年屆古稀,是位老太太了。
兩位之中前者叫瑪麗婭·德米特裏耶芙娜·卡裏金娜。她的丈夫做過省城檢察官,當年曾是眾所周知的能幹角色——為人熱情、果敢,性情急躁易怒,剛愎自用……去世將近十年了。他受過良好的教育,上過大學,但是他出身寒微,所以早就懂得開拓自己前程和積攢家財的必要。瑪麗婭·德米特裏耶芙娜嫁給他是出於愛情:
他儀表不凡,聰明,在樂意的時候還相當溫存可愛。瑪麗婭·德米特裏耶芙娜(出嫁前姓彼斯托娃)兒時就失去雙親,曾在莫斯科住過幾年,就讀於一所貴族女中,後來回到離O市五十俄裏的世家領地波克斯羅夫斯科耶村。與兄長和姑媽住在一起。她哥哥不久便遷到彼得堡供職,對待姑媽和妹妹相當苛刻,直至猝然的死亡終止了他事業的前程。瑪麗婭·德米特裏耶芙娜繼承了波克羅夫斯科耶,不過在那裏居住時間不長;
在和卡裏金結婚的翌年(他隻用了幾天就征服了她的心靈),波克羅夫斯科耶被換成了另一處產業,那裏收益要大得多,但不夠漂亮,而且沒有莊園;
與此同時卡裏金卻在O市買進一份房產,便和妻子喬遷到城裏定居下來。這座房子有一個大花園,一麵直對城外的田野。“看樣子,”卡裏金最不喜歡鄉間的僻靜,便打定了主意,“已經沒有必要再往鄉下跑了。”瑪麗婭·德米特裏耶芙娜心裏不止一次為失去美好的波克羅夫斯科耶而惋惜,那裏有歡樂的溪流,寬廣的草地和蔥鬱的樹林;
不過她沒有一言半語反對丈夫的決定,她對他的智慧和閱曆一直懷著景仰之情。結婚十五年後,當他撇下一子兩女離世而去的時候,瑪麗婭·德米特裏耶芙娜對自己的屋子和城市生活已經非常習慣,簡直不想離開O市了……
年輕時人人都稱讚瑪麗婭·德米特裏耶芙娜是個嫵媚動人的金發女郎,如今上了五十歲的年紀,雖然微顯福態,不如早年那樣眉清目秀,卻依舊風姿綽約,儀態可人。說她麵慈心善,不如說多愁善感,即使到了成年,仍然未脫貴族女中學生的氣質;
她對自己任性嬌慣,如果事情不合心意,容易生氣動火,甚至傷心落淚。但是隻要她事事如意,也沒有人頂撞反對她,她又是非常和藹可親和熱忱殷勤的。她家境相當好,主要不是她繼承所得,而是因為丈夫的生財有道。兩個女兒和她長年相伴;
兒子則在彼得堡最好的一所公立學校讀書。
和瑪麗婭·德米特裏耶芙娜一起坐在窗下的老太太就是那位姑媽,她父親的妹妹,瑪麗婭曾經和她一起在波克羅夫斯科耶度過幾年寂寞的村居歲月。她叫瑪爾法·季莫菲耶芙娜·彼斯托娃。誰都知道她為人古怪,性格獨立不羈,對什麼人都當麵實話實說,雖然手頭非常拮據,那舉措卻讓人覺得她家有萬貫似的。她容忍不了已故的卡裏金,所以一當侄女兒嫁給他,她就離開他們,回到自己的小村莊,在一個農民家煙熏火燎的茅屋裏過了整整十年。瑪麗婭·德米特裏耶芙娜怕她幾分。瑪爾法·季莫菲耶芙娜年事雖高,一頭秀發依然烏黑,目光敏銳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