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不在於乞討二字,而是向玉誥宗這四字。
修真界看似都是活了幾百上千歲,乃至數萬年的老怪物在其中暗中操控,統攬大局,或是一聲令下便改變修真界各個宗門間明爭暗鬥,拉幫結派的相互格局,或是施展伏線千裏的深遠謀劃,直到最後一刻才現出真身,打得所有人一個不敢相信和措手不及等等,看似每一位煉氣士,但凡境界修為高者,就沒有一個不是足以稱得上是老奸巨猾四字的智者,但與之相對,智之極致便是堅。
但凡能夠接連破境,達到無數凡俗窮極一生都無法達到,甚至於無法想象的天境,沒有一個會是那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半途而廢者,必然是擁有極為堅韌的心智,再付出常人難以企及的努力之後,可能還需要將生死等等一切置之度外,才行。
所以大凡這種人,無論是仙也好,還是神也罷,站得最高也就看得最低,往往會認住死理,就如同小孩子爭奪自己心頭那點在常人眼中不過是微末的驕傲一樣,放在他們身上,這種微末的驕傲可能就是一路支撐著他們走向巔峰的根源所在。
而雷罰天君的這種根源,便是同玉誥宗的世仇。
雷炎宗同玉誥宗二宗之間的宗門仇恨,往深裏追溯,便會發現早已不是一代人兩世人這般的小打小鬧,兩個宗門之間從老祖到門下弟子,各個層次之間的個中恩怨早已根深蒂固在了每個宗門子弟的骨子裏。
所以兩宗門子弟不管是在何時還是何地,但凡相見,大都頗有一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的模樣,最終幾乎沒有兩宗之人一起完整走出去的情況發生,大多數時候,必然是要有其中一宗人性命盡數留在原地,而另外一宗人或是同其同歸於盡,或是拖著重傷不治的殘破身軀,腳步踉蹌,卻仍是暢快大笑離去。
但不管打不打得過,兩宗之人都從未有過向對方開口求饒的先例,縱然是再愛惜自己的小命,在這種宗門榮耀當前和大是大非中,也絕容不下。
所以雷罰天君在瞧見在宗門輩分能夠同宗門老祖平起平坐的雷鋢,不管是為了什麼,竟然主動開口向玉誥仙人求饒之時,急火攻心之下,再也顧不得自己同雷鋢輩分相差懸殊,也顧不得應當尊聽敬重之流,直接開口怒斥之。
絲毫不留情麵。
事實上。
早在無生沙海之外,雷鋢提出保命撤退時,雷罰天君就已經將錯失機緣的不滿歸咎於雷鋢身上。
在雷罰天君看來,當時若非雷鋢太過愛惜自身小命,畏縮不前,從而在那無生沙海之外逗留許久,那麼掌燈人也不會先行數步,直至逃出他們的掌控之外,身後玉誥仙人也斷然不會如此正好追來。
那麼如今這般諸多不利局麵全都彙聚到一起,直至讓他們深陷泥潭困境,脫身不得的絕境局麵,便斷然不會發生。
隻可惜時間規則中,是有一則時光倒流的道則,但以他們如今的實力,這般後悔的苦果,就隻能自己強忍著痛,生吞下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