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山人勿見聖人跡(2 / 3)

而當時最是主張以白葉宗護山大陣的天時地利來阻擊大妖族的宗門之中,其中就有雷炎宗一份,且雷炎宗還占一份大頭。

至於雷炎宗自身那座攻守兩兼顧的天絕炎雷陣,則閉口不談,生怕會因此而削弱自身宗門所積蓄的力量,最終同白葉宗一樣,大戰之後,落得個幾乎在大陸世間被除名,千年傳承幾近毀於一旦的慘淡境地。

在那之後的事情則比較簡單。

無非是雷炎宗仗義執言,為白葉宗的無私奉獻說上幾句公道和漂亮話,最後再給白葉宗安上一個好名聲,算作對白葉宗宗門遺孤的安撫。當時幾乎所有存活下來的宗門,沒有一個不是如此的,全都嘴上念著白葉宗的好,實則暗地裏這些保存自己宗門實力的勾當,一個比一個做得輕車熟路。

就是典型地當了biaozi還要立牌坊,偏偏這牌坊立的還漂亮至極,叫人很難挑的出毛病來。

故而雷炎宗一毛不拔和趨炎附勢,以及不見兔子不撒鷹的性子,在山上這一小撮人中,廣為流傳。

所以玉誥仙人對於雷炎宗二人鬼鬼祟祟地跟蹤掌燈人,一起前去尋找聖人出沒的線索,一點都不奇怪,甚至隱隱地還有些期待,他們這一行四人,三個勢力,各安心思。

這也算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了。

......

當時另有秘密傍身的掌燈人依托宗門秘法,尋著那條聖人遺留下的淡淡痕跡緊緊追去。

雷炎宗這兩個利欲熏心的家夥則想要跟著撿漏去,最好是能夠來個半道截胡,這樣一來掌燈人在這一場謀劃中,能夠得到的所有好處,就全都會歸為他們二人所有。

至於玉誥仙人所報的心思,其實同雷炎宗二人相差不多,隻不過將最後那隻黃雀的位置,從雷炎宗換成了他玉誥宗而已。

至於在玉誥仙人心思裏,為何這明明實力稍差一籌的掌燈人竟然比之能同他勉強打個平手的雷炎宗二人還要來得不願招惹麵對,則是因為掌燈人之前在那長臨之外,聖人之威散發之地,所做的一切表現,撇開各自身份不談,並不符合一位天境初期的晚輩聽聞一位自己從不知曉,並不熟知的聖人時所該展現出的模樣。

反而是帶著一種家族晚輩瞧見了帶領家族走向輝煌的家族長輩時的模樣,盡管掌燈人隱藏的極深,幾乎從未在他身上表露出來,但玉誥仙人行走世間近萬載,對於這些人心細微處的變化,最是敏感。

所以他瞧得真切,絕不會錯。

幾人各安心思,誰都想著自己心思巧妙,謀劃極深,萬無一失,一切情況盡在自己的謀劃掌握之中。

眾人極速穿林過葉,直至到達北河大陸中部的生命禁區。

雷炎宗二人瞧著一往無前便衝進生命禁區的掌燈人,眉頭緊皺。

他們一瞬頓身,在生命禁區的邊緣之地停下腳步,二人眼中也第一次出現遲疑之色。

對於生命禁區這片地方,世間廣為流傳的傳聞雖說已經足夠駭人聽聞,可在他們這些終日爭天奪地,隻顧潛心修煉和鑽研世間傳承法理的煉氣士們看來,不過是小巫見大巫。

太過小兒科了些。

在這生命禁區之中,其所包含的真正密辛可能對於在此地世代生存的觀水國凡俗而言,算不得如何,至多不過是爛命一條,唯死而已,畢竟自身並未登上那個層麵,那麼無論是在那個層麵上,甚至更上之上的索命危機,其實都相差不大。

至多是膽小怕事之人在崩潰之後,說上一句幾近絕望的話,怎麼死不是死?

但對於世間煉氣士而言,卻是世間奇山異水,並不多見的生死險地之一。

雖然並非是必死無疑的境地,可但凡遇到其中凶險之處,那就不一定隻單單是肉身消亡,神魂尚存,還有一絲機會轉為鬼修的境地,而是真正地身死道消,自身所存於天地間的那點神魂證明,最後都會全然消失不見。

尤其是他們這些才真正踏入大道之途,正走在其中千萬不得出現任何差錯的真正煉氣士們而言,尤為如此。

不然到時大道崩殂,性命難保,最終即便是能夠將自己的小命僥幸從這生命禁區中挽救回來,也會落得個大道神魂漸漸潰散,靈根涅化的下場。

等於是回家等死,等著仇人上門尋仇的境地。

這些瞧之不見也極難預測的危險,對於雷炎宗這般見利忘義、趨炎附勢的宗門而言,更猶為危險之最。

小命大於天。

但他們煞費苦心地追尋一路,結果到的此地之後半途而廢,隻能眼睜睜地瞧著掌燈人在這生命禁區之中就好像知曉何處有危險一般地閑庭若步,漸行漸遠,最終消失在這片生命禁區之中,他自己去尋找那一份天大機緣,卻也心有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