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山水之間有神仙(2 / 3)

一統之後,因為三江六河遍及此地,故而新的統治者將此地最終命名為觀水國。

當然這隻是觀水一國的由來,看似是世外桃源,叫之在市井凡俗之中摸爬滾打的凡人幾乎人人豔羨的存在,實則在這些山高水長,山美水秀的背後,仍是血淋淋的白骨如林。

慘也不慘。

直叫那些真正深明此間內幕的考古老人,一個個在挖掘出真相之時憤恨不休,可也猶然無奈地唏噓不已。

觀水國作為當時被那位大劍仙幾劍所斬出的溝壑包括那頭大妖瘋狂逃竄之時所翻騰出來的逃命途,二者縱橫交彙之處,換言之便是後世所命名的三江六河,分別是湛藍江,福水江,急流江,以及千符,賜福,紅燭,白條,深溝,大浪六河,是北河大陸內陸海分流域交彙的所存之地。

一時間在立國之初,因為國力鼎盛,昂揚向上,在大陸之上大放異彩,經常被當世之人稱作是大陸中心,令無數人心神往之。

結果可想而知。

美好的事物總會有人選擇窺覷,並且想要將其收入自己囊中,為此大都會選擇不擇手段,哪怕發動一場又一場的血流成河的戰爭之屬。

故而。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無非就是如此,至多再加上一句欺壓之重,連年戰亂,民不聊生罷了。

後來便有一位路過此地的山上老神仙實在看不過眼此地終日血流成河,染紅江水,白骨成林,總之那位修為深不可測的老神仙以莫大神通直接將此地所有山水氣運,盡皆隱藏在水底山下,再不泄露分毫。

故而想要以此來警告世人,不可再為此相互廝殺,血流成河,應當相互扶持,共襄盛世。

觀水國一夜之間,神靈不再,靈氣皆無。

當時所有世間凡俗瞧見天地震動,江水倒灌的末世之景,紛紛嚇得自顧不暇,想要逃命都不可得。

最終數萬人匍匐跪地,乞求蒼天憐憫。

何等壯觀?

又何等可憐?

人力終有窮盡時。

倒是一些觀水國老人瞧見如此一幕,一個個拄著拐杖,從茅草屋舍中走出,捶胸頓足,老淚縱橫,喊著些神仙顯靈,報應來了的絕望之言。

也不知道是那些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快意更多還是對於自己尚未管教好的後世子孫,命數突盡的痛心疾首更多。

隻不過滅世意象頻出,到頭來卻是如同雷聲大雨點小般,山水之貌皆未變,又好似皆已改變,總之最是叫無數凡俗紛紛奉為神跡和感恩戴德的是,這麼大陣仗過後竟是一人未死。

後來在觀水國所有凡俗紛紛大呼天可憐見,奇跡發生的時候,那位施展了大神通的大煉氣士,伴著周身金光無數,從天穹之上,緩緩落下人間。

神人降世。

然後在眾生虔誠跪拜的時候,大聲怒斥觀水國所有凡俗,大逆不道。

那天被觀水國後世之人一直都稱呼為國興之日。

之後那位大煉氣士便以大神通和大毅力大氣魄教化觀水國凡俗民眾,大體上便是勸人向善,立些善德信言,隨後將那些他封鎖起來的山根水運以著河流不枯竭,山脈不斷絕的細水長流之式,緩緩釋放之。

隻可惜此間大事那位大煉氣士才不過行進一半,才不過將這些思想收入凡俗腦海之中,還未如何加固深淵,便因為人族和妖族戰事吃緊,漸近尾聲,大妖族陰謀謀劃不斷,想要在臨敗落之前,再拚死反撲一波而斷掉。

大戰將起,他不得不暫時放下,轉而為了整個人族出發前去戰事前線,同那些大妖族奮戰不休。

這一去,便是再無回頭之日。

剩下行進一半,差不多算是爛攤子的觀水國,因為少了那位大煉氣士以大毅力和大修為大氣魄來細細釋放此地山水氣運,結果導致此地所有山水氣運盡皆被封禁其中,再無半點外泄。

於是觀水國之中那些微妙平衡在時間推移的漸漸之下,那些擅於爭鬥的世間凡俗長久壓抑的本性又再度釋放而出,結果戰亂又開始從一件件小摩擦之中,頻發。

才不到一載光景,觀水國又再度淪為了民不聊生,百姓水深火熱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