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交鋒(1 / 2)

每日勤勤懇懇上朝,認認真真裝聾作啞。大事絕少建言,小事更是不開口。

這是尚書令司馬孚一貫給人的印象。

他溫順隨和,性情謹慎,雖每日上朝,卻與人無爭,以避黨爭之嫌。

所以,以往朝中議事時,曹芳每每詢問尚書令時,都等於白問。久之,尚書令的位子就被邊緣化了,甚至不如其手下的幾曹尚書有存在感。但是司馬孚本人似乎並不計較這些,素日也甚少因為爭權與人結怨。

不過,尚書令今天瞧著卻不像往日那樣八風不動。幾度蹙眉不展,麵現焦慮之色。

曹芳瞧了他一眼,不禁有幾分詫異新奇。

“尚書令,可是有話?”曹芳好奇問了句。

*

果然,今日不循常理的事一樁接著一樁。

出乎意外地,司馬孚聽到曹芳詢問,居然應聲出列了!他鬢角灰白,步履卻穩健,行了禮,畢恭畢敬答道,“陛下,老臣以為,我軍剛與吳軍經曆芍破、樊城、桓中之役,將士疲累,民心思安,暫宜休養整頓,囤積兵力,如頻繁用兵,恐致民心不安,希陛下慎思。”

本朝官製,“三公”坐而論事,政令由台省出。台省即尚書省,又叫尚書台,是魏國朝廷中樞,總攬政務政令和機要事宜。其內分設吏部、五兵、度支、左民、客曹等五曹,由幾個尚書分掌各曹。為了防止尚書省獨攬大權,在尚書台之上,又特設“錄尚書事”,由一品大員兼任。如今是曹爽兼任“錄尚書事”。

所以,他一個尚書令算什麼?下麵幾個尚書沒一個是自己人,上麵還有“錄尚書事”總攬大權。對此,司馬孚相當清楚自己的位置,夾在中間,不到萬不得已,話絕不多說一句。

隻是今日事出反常!曹爽突然提議征西,事關重大。司馬懿又稱病未朝,偌大殿堂,無人說話。他若再緘口不言,征西一事就此議定也未嚐可知,若到那時,事情恐將真的難以挽回了。

司馬孚答畢,朝堂內安靜了片刻。

眼看著幾部尚書都緊跟在曹爽後麵高聲附和。一貫沉默寡言的尚書令竟然出言質疑,疑似唱反調,有的好戲瞧了!

*

此時,除了公開出來站隊表態的,後麵的也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隨後,廷尉盧毓、少府王觀等寥寥幾位老臣出列附和司馬孚。

王觀最初是由司馬懿舉薦出仕,和司馬懿交情不淺,在朝中也一直公開支持司馬。今日公然站出來附議司馬孚也不意外。

“陛下,依我朝製度,像此等大事,需兩位輔臣悉數到場議事,再行定奪。今日太傅養病未朝,是否等太傅康複歸朝時,再議此事?”王觀奏道。

“王大人,太傅年事已高,又抱恙在身,何必事事都要他操心?”鄧颺聲調輕慢,不滿地插了一句。

“此言差矣,身為朝臣,為國分憂乃份內之事,談何操心?”王觀道。

“陛下,臣以為……”

“陛下……”

“陛下……”

…………

曹芳正處於好玩好動的年紀,本就沒多少耐性,聽著下麵七嘴八舌的聲音,越發覺得精神萎靡不振。

*

“哎喲,今兒朝堂好生熱鬧,老臣是錯過什麼精彩了?……”

一人踱著方步,滿麵堆笑,一邊向著左右拱手點頭致意,一邊躬身頷首,自後出列施禮。

隻聞其聲,諸人心裏便不約而同一陣嗬嗬。心道好麼,和稀泥的馬屁精又來了!

今日遲來早朝的正是當朝太尉,昌陵亭侯蔣濟。

他年約五十開外,中等個兒,身形略顯富態,卻又不失靈活,白麵微須,時刻含笑,彎著的嘴角仿佛隨時都能打個哈哈出來,一雙笑眉細眼,透著三分世故七分精明,偏偏又不讓人覺得討厭。

有人瞧了他一眼,不由在心裏犯嘀咕,這位昨兒不是已經告了假,說兒媳即將臨盆,今日可能不來早朝了。怎麼又晃過來了,也真是勤勉。

怪不得能年年當選群僚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