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 16 章(1 / 2)

第十六章

自從大魏的二皇子和洛中侯府世子加入了營帳之後,北帝時刻留意著動靜。

等筆試一過,北帝便波不及待地查閱答卷。

今日出的這題,明擺著就是北帝為了那三人量身定做:假如你是北涼皇帝,將如何治理北涼,使其能繁榮昌盛,百年不衰。

北帝先拿的是洛中侯府世子周智的答卷,密密麻麻,滿滿當當的一遍,能瞧得出來,書寫整潔,是在認真答卷。

內容:

民以食為天,臣以為當從農田墾種開始改善,食材不能單一,應多花樣,提倡農業創新。

這頭一句,瞧著還像模像樣,後麵漸漸地就變了味道:其次便是改善北涼百姓的夥食,蒸煮烹炒,各有各門的講究,有些食材隻宜抄不宜蒸煮,有些食材則宜蒸不宜抄......

譬如說:老一點的公雞,宜燉不宜抄,肉老嚼勁大,燉湯後才能食其精髓,而嫩一點的公雞則宜抄不宜燉,燉出來油腥味太大,應用大火爆炒,再往鍋中放些花椒辣椒......

北帝看得眼皮子直跳。

什麼鬼東西。

北帝將其扔在一旁,又拿了另一份魏國二皇子楊皓的答卷。

內容:

臣以為,要想百年不衰,該從私塾授課抓起。

為何有人會不思進取,皆因他們從未見過世麵,不知這世上天大物博,隻念其碗中的一口粗糠,如此井底之蛙,又怎麼去想該如何穩固國邦,振興民族。

北帝眉目一揚,倒是有些遠見,接著往下讀:臣以為應當從小開始培養百姓的價值觀和自信心,先讓其領略這天下的大河江山。

譬如說:蜀中峨眉山清水秀,曲溝之水冬暖夏涼,山間陡峭神秘,還有南中,氣候四季如春,胡泊河水清澈見底......

再者便是衣著打扮,揚州絲綢固然是好,但......

北帝深吸了一口氣,一把扔在了地上。

倒是終於明白了為何洛中侯府,還有大魏能在這時候,將人送到他北涼來。

兩個棒槌。

是死是活都無所謂。

有了那兩張答卷,北帝都不再指望蕭譽能寫出什麼樣的內容。

北帝先飲了一杯茶,歇息了片刻,做好了準備,才去拿蕭譽的答卷。

入目大片空白。

唯有最開頭寫了幾個字,“棄洛州,可保十年不衰。”

北帝突覺血液倒流。

一股細細麻麻的涼意從背心竄到了頸項。

洛州當真要反?

可,十年不衰又是何意......

北帝胸口突地竄出怒意,他蕭譽不過是他南陳的一個質子,有何通天本事,能料到他北涼隻能維持十年不衰?

這分明就是挑釁。

北帝抓住答卷,捏成了一團,待那怒意慢慢地平複,冷靜下來之後,又開始去想。

蕭譽為何來他北涼。

大魏十萬大軍,以蠻夷為掩護,從西關口偷襲北涼,他南陳差了十萬八千裏,又是如何得知此等絕密的情報?

就算安插了暗線,那西關口關門上中空,連大魏和北涼的人都不知道,他一個南陳人,怎會如此清楚。

且,他說的還都是真的。

如今突然又是這麼一句,北帝豈能不慌。

“蕭帝呢?”北帝又問。

王儀發現,北帝最近最常問的便是這句,“蕭帝呢。”

而自己隨時都得對蕭帝的動向了如指掌,否則,哪裏經得起如此問,王儀道,“在營帳折騰木頭。”

“啥?”北帝發現,他對這麼南陳皇帝的行為越來越捉摸不透。

王儀道,“似是要做什麼物件。”

今日他進去了一趟,營帳內滿地木屑,而蕭譽則親自動鋸,挽著袖口正在那切割木頭。

王儀問了,“陛下這是缺什麼?”

蕭譽沒答。

王儀又道,“有什麼需要,陛下直接吩咐便是,沒必要自己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