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外頭一片凋敝,英國公府的桂花卻開得正盛,打眼望去,盡是疊翠流金。
偏生這盛景之中的氣氛有些凝滯。
錦裳雍容的英國公夫人梁氏坐在竹倚上,看著跟前一臉倔強的女兒,無可奈何地搖頭。
母女倆僵持許久,英國公夫人欲說些嚴詞大義,終歸不忍心,重重歎道:“你知道的,家裏自來便說,擇婿由你做主。你心悅肅王,我們在宮裏拚命的下功夫,如今出了這茬子事,已是木已成舟。”
坐旁邊是英國公府嫡出二姑娘蕭玉。
蕭玉年方十八,生得白皙嬌弱、姿容姝麗,身上穿著薄薄的葡萄纏枝紋衫子,下頭的藕荷色妝花緞襦裙墜地,簡潔素淡的家常穿著,更顯出她肌膚賽雪、冰肌玉骨。
隻是她薄唇緊抿,美目泫然欲泣,看得英國宮夫人心肝直顫,心疼極了,忍不住將她半攬在懷中。
“阿玉,你的婚事……”
蕭玉倚在母親懷中,因帶著哭腔,聲音一起一伏的,“這回我在宮裏出了洋相,是我命該如此,可是,娘,就靖王那個混賬……我不嫁,我真的不想嫁。”
聽著女兒的哭訴,英國公夫人如鯁在喉。
半月前,皇後在禦花園辦重陽宴。外頭傳言說皇後要在宴會上給親兒子肅王挑選王妃,因此邀請了京城裏同肅王年紀相仿的姑娘進宮。
蕭玉自是不以為然。
且不說英國公府是聖祖皇帝開國時親封的世襲爵位,也不說當今太後是她的親姨奶奶,單指說蕭玉自己,便是京城最耀目的明珠,連皇後娘娘都盛讚的獨一份兒才貌。
因著這份榮寵,蕭玉被選為公主伴讀,自幼出入宮廷,與肅王更是青梅竹馬、情投意合。重陽宴那日,蕭玉如常進宮,如常賞菊,肅王遞消息要她去堆秀山上說幾句話,她猶豫了一下,還是去了。
隻是她沒見到肅王,四下張望之時,不知踩到了什麼,腳底打滑從山上摔了下去,眼看著要丟了性命,靖王賀玄在假山下頭伸手接住了她。
是巧,也是不巧。
巧的是她那樣滾下來都保住了性命,不巧的是,禦花園裏那麼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眼睛,全都看到蕭玉從山上摔下來,囫圇個兒撲到賀玄懷裏,結結實實地抱著在一起打了幾個滾兒。
想到這些,英國宮夫人很不是滋味。
女兒獲救,她感念靖王恩情,但論及婚嫁,靖王著實不是上選,甚至不是中選。
靖王不喜讀書,鬥雞走狗、尋歡作樂卻是一把好手,這還不說,年紀輕輕尚未婚配,已在宮外養了幾房外室。
更有傳言,說他微服逛青樓,因著爭風吃醋將另一個恩客活活打死。
如此品行,即便貴為皇子,英國公府也不想要。
“陛下做主把你許給靖王,也是心疼你。”自打蕭玉在禦花園出事,英國公夫人就沒睡過一個好覺,先是為著女兒的平安,後是為著女兒的婚事。
靖王是男子,英勇救人長了他的名聲。
賜婚聖旨全的是英國公府的體麵。
“咱們家欠靖王殿下一條命,要不是他接住了你,娘怕是跟著你去了。”
“別這麼說,娘和爹爹都會長命百歲的……”蕭玉知道靖王是她的救命恩人,隻是救命之情並不是男女之情,“他救了我,我可以報恩,為什麼非得嫁給他?”
“那天禦花園裏那麼多人看見了,你不嫁他,還能嫁給旁人?”
英國公夫人說的道理,蕭玉都懂,可她過不了自己這一關。
“娘,求你了,讓爹爹進宮,請陛下收回成命,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