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香港房地產大王李兆基:要大富,必先小富
創業鐵律:
李兆基說:“要大富,必先小富,小富由儉是至理名言,因為第一筆財富最重要,有了它作為踏腳石,即以錢掙錢,才易於成功,這副本錢當然來自於勤奮。所謂大富由天,絕對不是聽天由命,而是順應天時地利,絕對不可強求。”
創業故事:
1929年,李兆基出生於廣東順德,自幼在家鄉私塾受教育。父親在廣州開銀莊。他小學畢業後就到父親的銀莊工作,學做生意。
1949年,李兆基帶著1000元錢來到香港。1956年,李兆基開始經營房地產,他與馮景禧、郭得勝等人成立了“永業公司”,正式邁進房地產業的第一步。由於永業公司剛開業,其實力無法與當時的大集團抗衡,就不跟大集團去比競爭投宿官地,而是買進舊樓,且采用一塊塊小地盤拚大的方法。幾年下來,公司盡管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業績,但資產卻穩步增長。在其他股東抽走資金後,馮景禧、郭得勝和李兆基三人在1963年又重新注冊“新鴻基企業有限公司”。
“新鴻基”成立之初,規模很小,職員不過10餘人,注冊資金500萬港幣,實際上隻有300萬港幣,每人出資100萬港幣。這個實力在當時的香港,不過是中等水平罷了。
經過10多年的發展,“新鴻基”已經初具規模,公司基礎良好,資金雄厚,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每個人都想獨闖天下,馮景禧、郭得勝和李兆基三人決定分開。
1973,李兆基成立“恒基兆業有限公司”,主營地產業,如地產買賣、房屋租售等。恒基兆公司剛成立時,股本1.5億元,隻擁有20個地盤,到1993年,恒基兆公司在港九新界共擁有近600個地盤。
如今,李兆基已經成為香港超級富豪,是香港叱吒風雲的人物,他旗下的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恒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美麗華酒店有限公司及香港小輪(集團)有限公司等5家上市公司,擁有市值超過700億港元的龐大資產。
到1976年,恒基兆業3周年之際,李兆基終於用了28年時間,把自己從1000元身家變成了億萬富翁;到1997年,李兆基更是以147億美元榮列全球富豪榜第4位,為亞洲首富。
經曆了東南亞金融風暴後,2001年李兆基仍以個人擁有財富59億美元名列《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第52名。
誠然,李兆基經營房地產不是最早,而且他的資本在當時的香港房地產商中根本就排不上號。然而,李兆基卻成了香港房地產產業的龍頭老大,他的秘訣是什麼呢?
每個成功的企業家,不一定是靠幸運成功的。幸運並不可恃,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幸運,什麼時候不會幸運。成功的企業家,都是有遠見、識大局的人,李兆基就是這樣一個有遠見、識大局的企業家。
創業指南:
誠然,有“做大事,賺大錢”的誌向基本上是沒錯的,因為這個誌向可以引導一個人不斷向前奮進;但是社會上真正做大事的人並不多,而一踏上創業之路就能“做大事,賺大錢”的人也需要一些特別的條件:
第一,要有過人的才智。也就是說,是一塊天生“做大事,賺大錢”的料子。
第二,要有優越的家庭背景。比如說家有龐大的產業或企業,因為這樣的背景,所以一踏上創業之路就可借助於此了。
第三,要有好有機遇。有過人才智的人需要機遇,有優越家庭背景的人也需要機遇,有了機遇才能真正“做大事,賺大錢”。
千萬別自大地認為自己是個“做大事”的人,而不屑去“做小事,賺小錢”。要知道,連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別人怎麼會相信你能做大事賺大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