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房地產巨富霍英東:信息是企業經營的命脈和財富
創業鐵律:
霍英東認為:“信息是經營者致富的催化劑,是企業經營的命脈和無形的財富。”
創業故事:
在港台的億萬富翁中,霍英東的知名度可以說是最高的。這不僅因為他個人資產大約有130億港元,更因為他連續幾屆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常委,在1993年又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
霍英東於1923年5月出生於香港的水上人家,祖籍是廣東省番禺縣,但是從他的祖父開始,全家就離開了陸地,長年居住在舢板上,被人稱為“舢板客”,甚至貶稱為“水流柴”、“蛋家仔”,意思是這樣的人無家無業,像水上漂浮的柴片一樣到處漂流,像浮在水麵的半個雞蛋殼,隨時都可能被打翻沉入水底。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霍英東終於以敏感的眼光,捕捉到了一個發財的機會。日本侵略軍投降後,留下了很多機器設備,價錢很便宜,但稍加修理就可以用,也可以賣出不壞的價格。
1954年12月,霍英東拿出自己的120萬港元,另向銀行貸款160萬港元,在香港銅鑼灣買下了他的第一幢大廈,並創辦了“立信建築置業有限公司”。
霍英東還有個美稱叫“海沙大王”,也來自他在經營上的創新。60年代,香港實業界人士很少進入淘沙業,因為它需要的勞力多,投資大,而獲利相對較少。但霍英東從建築業的廣闊前景預見到淘沙業也必將有大發展,所以大膽地吃起了這隻“螃蟹”。
霍英東奮鬥了幾十年,迎接一個又一個的挑戰,贏得了一個又一個成功的機遇,終於創造了他輝煌的事業。那麼,霍英東創業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呢?
霍英東認為,信息是經營者致富的催化劑,是企業經營的命脈和無形的財富。他組織信息機構,強化信息網絡,了解香港和世界各國的市場行情的投資環境等信息
例如,霍英東在經營房地產時,他捕捉到有價值的信息,那就是隻有最大限度地擴大購買對象,房地產業才能普及並發展起來。於是他發明了樓宇預售辦法。顧客隻要預先交付10%的現金,就可購得即將興建的可供出售或出租的樓宇。也就是說買一幢10萬港元的樓宇隻需要準備1萬港元的現金就可以買得居住權,9萬港元和利息按合同分期付款償還。
對房地產商來說,以前你隻能建造一座樓宇,現在用同樣的資金加上預收的款項,在建築工價是售樓價1/3的情況下,就可以興建4座樓宇。而對購房者來說,此舉具有更大的誘惑力,你可以先付一小筆錢,待到樓宇建成,房價上漲,轉手倒賣,這就是後來香港盛行的“炒樓花”。
霍英東這種大膽的創舉擴大了購買範圍,使房地產生意越來越活,資金運轉加快,效益日增,很快其他房地產商也競相效仿。
創業指南:
作為一個青年創業者,你要學會搜集信息,就要自動自發地去搜集信息:
第一,對任何事都要抱有好奇心。
要深入地追究,不能對任何事都漠不關心,否則會失去許多有用的信息。當然,你也不能把所有亂七八糟的信息都搜集起來,在好壞交雜的信息中,自己要學會識別。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步驟。
第二,建立自己的信息網絡。
你必須知道從誰、從哪裏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對於得到的信息要找準證實。你要善用信息渠道,同行業中有經驗的前輩交流,參加社團活動,利用媒體都可以擴展自己的信息網絡。
第三,讓信息自動流向自己。
如果你想讓信息自動流向自己,你需要注意自己在工作中的行為。你要和周圍同事建立一種可信賴的關係,保持一個好人緣。這樣,大家都會樂意與你交往,誠心誠意地向你提供多樣的信息。
第四,主動向別人探詢信息。
在你周圍有一些人是不太容易把信息告訴別人的,對於這樣的人,你就要主動向這些人求教,你方能得到完整的信息。
第五,信息交流。
如果一直是單方麵提供信息,時間長了,提供信息的人會覺得沒意思,這種信息關係也不會太長久。所以,當別人給你提供信息時,你也要有所回報, 也給他一個滿意的信息,這樣才有來有往,實現信息交流,別人才會源源不斷地向你提供有價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