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創業鬼才李秉哲:競爭第一
創業鐵律:
李秉哲說:現代社會的顯著特征之一是每個人都在競爭第一,隻有這樣才能鞭策自己不斷努力,這樣的企業才會有前途。
創業故事:
李秉哲1910年出生在韓國慶尚南道宜寧郡的一個農民家庭。他從小接近儒家思想教育“言必行,行必果”,這對他的性格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他早年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1938年,28歲的李秉哲在大邱西門市場創辦三星商會(即貿易公司),從事貿易和釀造業。1947年,他又在漢城創辦了三星物產公司。
經過幾十年的奮鬥,李秉哲在創業路上創造了奇跡,積累了巨額財富。1991年,在世界最大的工業公司中,三星集團的銷售額位居第15位,李秉哲因此被人稱作“創業鬼才”。說起自己的成功訣竅他認為隻有兩個字——第一。
他認為,現代社會的顯著特征之一是每個人都在競爭第一,隻有這樣才能鞭策自己不斷努力,這樣的企業才會有前途。因此,在創業實踐中,李秉哲始終標榜“三星第一主義”。
50年代初,韓國物資匱乏,經濟困難,大多數企業對風險極大的國內製造業持消極態度,大都著手於進口貿易,而李秉哲卻獨闖險境,於1953年首次以自己的技術力量設計建造了韓國第一家大型製糖企業,為韓國食糖生產國產化立下了頭功。以此為基礎,他又創立了第一家毛織廠,並很快將其發展為具有國際水平的企業。
60年代韓國經濟處於高增長期,李秉哲針對國內化肥全麵依賴進口的情況,於1967年創建了當時世界最大的年產33萬噸的化肥廠。那時,正值電子業在西方國家悄然興起,李秉哲獨具慧眼,於1969年創辦了三星電子,同年底,又創辦了三星——三洋電氣。
70年代,除了繼續擴大電子工業,李秉哲又先後創辦三星電子管、電子零件和半導體等企業,他還根據政府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先後創辦了三星石化、三星重工業、三星綜合建設和三星機械等企業,將業務範圍拓展到了石化、造船、航空、金融、通訊等領域。
進入80年代,李秉哲又提出“為了圖謀出路,並開創韓國經濟的第二次起飛,我們隻有走開發尖端科技這一途徑”。由於三星集團投入巨資發展尖端科技,加之引進美國先進技術,使韓國成為了繼美、日之後,第三個能獨立開發半導體的國家。“三星”由於實力強大,經營健康,被稱為“韓國業界的大白鯊”。
總結幾十年的艱辛創業史,李秉哲說:“創業者誰不想成為第一?但是,如果他的機緣、力量、智能不足,就不可能成為第一。”
創業指南:
創業者如何以自己的實力打擊競爭對手呢?
第一,以優勝弱。
以本公司的優點去攻取對手的弱點,守中有攻,攻中有守;保存自己,消滅對手。
第二,以長攻短。
以規模大小、力量強弱的優勢來對抗對手的進攻,以獲取信息資源的能力或采取行動的快捷程度搶在對手的前頭而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