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沒亮,方明朗就已經被從床上叫起來了,迷迷糊糊的穿上衣服,一直到浸了水的帕子放在臉上,才徹底清醒過來。

綾羅綢緞,狐皮大氅,方明朗看了眼腰間用來壓衣服的玉佩,這成色夠他在後世買棟房子了,可在這兒,隻是一枚平平無奇用來壓衣角的……飾品。

穿戴洗漱完畢,他這輩子的爹娘和祖母都已經在等著他了。

沒辦法,他現在畢竟是家裏唯一能進宮的人了。

桌上的早餐比往日還要豐盛幾分,擺了滿滿一大桌子,碗筷已經擺放好了,隻差他過來。

方明朗對著幾位長輩一一行了禮,這才坐下用早膳,鮮香四溢的鴨湯,熱氣騰騰的小籠包,醬香十足的鹵牛肉……

麵對這樣一份早膳,卻隻有方明朗一個人吃得香。

這心大的,隨他,衛國公不知該喜該憂,天下沒有不喜歡類父的孩子,隻是他自己也清楚,他這性子著實是莽了些,在外容易吃虧。

明朗這孩子外貌上大多隨了徐氏,清朗俊秀,瞧著就是一副讀書人的模樣。

可這性格卻是有些像他,適合在軍營裏混,可如今皇上收繳了他的兵權,方家的下一代、甚至是下下代,都不太可能從軍了。

“鴨湯少喝些,在宮裏頭讀書不比家裏麵,花花規矩多,就連如廁都不方便,尤其是上課的時候,那先生上著課,你便是想如廁也隻能憋著。反正閑規矩多著呢,你自己多注意點兒,實在不行就去求四皇子,他是你表弟,能幫的肯定幫。”

他得罪了皇上,宮裏有的是會看菜下碟的人,四皇子雖然年紀比明朗要小,但畢竟是皇子,在宮裏能護著明朗。

老父親的諄諄囑托,方明朗還是聽進去了些,鴨湯就隻喝了半碗,飯也隻吃了七成飽。

老國公夫人年紀已經不輕了,可還是強撐著身子骨半夜過來了,先囑咐孫子,再囑咐兒子,生怕有什麼叮囑不到位的地方。

她跟三年前病逝的老國公就隻有這麼一個嫡親的兒子,老爺在時,一直都是老爺管兒子,等老爺走了,她才知道管兒子有多費勁。

三十多歲的人,強起來像頭牛,誰也拉不住,在奪嫡這件事情上,囑咐了多少遍別摻和,就是不聽,如今撞了南牆,想回頭也晚了。

她這輩子已經不指望兒子了,這孩子不拖後腿就算是好的了,孫輩裏頭,三歲看大,八歲看老,三個孫兒當中,還是嫡長孫更穩重聰穎些。

如今又蒙皇家眷顧,得以進宮去給四皇子當伴讀,眼瞅著衛國公府又有了盼頭,將來等她去了地底下,有一個靠譜的孫兒在,她也好向老爺交代。

不同於婆婆,國公夫人徐氏跟丈夫已經是無話可說了,雖然育有兩子,但夫妻之間已無情分,若不是為著孩子,若不是衝著已逝公公的情麵,早該和離了。

今朝不同前朝,先帝,也就是大周的太.祖皇帝,不光支持寡婦再嫁,還讚同夫妻和離,以和離代替休書。

“去了宮裏頭便好好念書,裏麵授課的先生皆有大才,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別不好意思,該問就問。四皇子比你年幼,他是咱們家的大恩人,能照顧就多照顧些。”徐氏給兒子整了整衣襟,不慌不忙地說道。

有四皇子在宮裏頭,徐氏還是有些安心的,雖然四皇子年紀小,但之前給明朗瞧病的那兩個太醫,就是四皇子請來的,這次能進宮當伴讀,據說也是四皇子向皇上提的。

兩個月前,明朗失足落水,人差點就沒救回來,府裏的郎中和從府外請的郎中都束手無策,要不是四皇子指派的那兩位太醫來得及時,她都不敢想。

國公爺這個殺千刀的,非要摻和奪嫡,半點不顧及家裏人,也不顧及如今的淑妃娘娘和四皇子。

徐氏看都不看衛國公一眼,她原來隻是覺得兩個人道不同,不相為謀,如今卻連看一眼都覺得厭惡。

參與奪嫡的時候膽子挺大,把當年的漢王,如今的皇帝,得罪得死死的,兒子躺在床上醒不過來的時候,卻連去宮中請太醫的勇氣都沒有。

真是給故去的老衛國公丟人。

拜別祖母和母親,方明朗跟著父親出發進宮時,天上依稀還能看得見幾顆不甚明亮的星星,城內一片寂靜。

沒穿越之前,方明朗是一所高中的語文老師,三年教齡,最近這一年還兼做了班主任。

早起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但起這麼早,別說是做老師的時候了,就是他高三苦讀的時候也沒有過。

來到這裏已經兩個月了,在跟他同名同姓的衛國公世子身上醒來,而這兩個月,他也見證了衛國公府乃至是整個大周的風雲變幻。

先帝駕崩,新皇登基,衛國公在這一場奪嫡當中壓錯了寶,不光沒有從龍之功,還得罪了新皇,在朝廷的官職被一擼到底,隻能閑賦在家,空頂了個國公的爵位。

大周建朝不過二十年,今年駕崩的先帝便是大周的開國皇帝,已經故去的第一任衛國公是方明朗的爺爺,跟□□皇帝自幼相識,雖不是兄弟卻有著兄弟的情分,同時也是太.祖皇帝打天下時的大將,三年前病逝了。

而如今的衛國公方德善,可謂是把一手好牌打爛的典範。

老國公在世時,衛國公府不光是大周頂級的勳貴,還與皇室關係密切,那時候方德善能調動皇城一半的兵馬,庶妹嫁給漢王做側妃,而當年的漢王便是如今的皇帝。

所以方德善也算是當今的半個小舅子,若是沒有參與奪嫡之爭,在朝廷的權勢或許還能再進一步,而不是像如今這樣被奪了權,閑賦在家。

不管是原身,還是穿越而來的方明朗,都沒搞明白他爹為什麼放著便宜妹夫不去支持,而是為趙王殿下搖旗呐喊。

跟漢王比起來,趙王的優勢實在不大,漢王是太.祖皇帝的嫡次子,趙王則是太.祖皇帝的嫡長孫,已故先太子的嫡長子,今年不過十九歲。

光是這年歲,就已經是硬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