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子羽搬了張矮竹凳,坐在溪邊的樹下剝竹筍。
一群小鵝愜意地在溪水裏遊來遊去。
它們時而用紅腳蹼使勁地劃動溪水,時而翅膀用力地拍打,時而伸長脖頸,蒙紮進水裏,一番折騰。
江子羽把剝下來的竹筍外皮扔到地上,離得近的一隻小鵝看見了,爬上了岸,大步走了過來。
小鵝剛從水裏出來,它的羽毛卻一點兒也沒有浸濕。
鴨和鵝都是水禽,喜歡下水,它們的身體結構有適應在水中生活的特點。
它們的尾端都有一個尾脂腺,在下水前,鴨和鵝會用嘴巴把尾脂腺的油脂塗在羽毛上。
它們下水後,油脂跟保護層一樣,有防水的作用,水就不會浸濕它們的羽毛了。
到了冬天,鴨和鵝依然能夠在水裏遊來遊去而不覺得寒冷,那層油脂也起了很大的作用,防止了熱量的散發。
小鵝走過來啄了兩下竹筍的外皮,發現吃不動,便噠噠噠地走去旁邊啄青草來吃。
鵝的嘴巴長而扁平,嘴裏還有非常發達的鋸齒,啄起青草來,準而快速,連藏在淤泥裏的草根都不放過。
剝完竹筍的外皮,隻留下白白嫩嫩的筍子,江子羽拿到溪水裏洗了一下,裝到菜籃子裏。
天光雲影映在溪水裏,白鵝暢遊,蜻蜓擺尾,江子羽對著這樣的景致放空了一陣。
江子羽坐著不動,一隻豆娘飛到了他的手背上,他繼續一動不動,打量著那個小生命。
這是一隻很漂亮的小家夥,身體是那種帶著光澤的亮綠色,翅膀從深藍色漸變到黑色,顏色也很鮮豔。
整一隻大概就四厘米大小,小巧而精致。
豆娘長得跟蜻蜓特別特別像,很多人看到都以為它就是小型的蜻蜓。
其實並不是,它們跟蜻蜓不一樣。
豆娘停下來休息時,翅膀是伸長疊在一起的,而且它的四個翅膀幾乎一樣大小。
豆娘在他手上站了一會兒,飛向水上的浮萍,很快消失在他的視線裏,捕食去了。
別看豆娘長得小巧玲瓏的,胃口卻很好,屬於食肉昆蟲,愛捕捉微小的蚊子、蚜蟲、木虱等來吃。
隻要有水的地方,就有蜻蜓和豆娘出沒,江子羽站在溪邊看了一陣,看到了好些蜻蜓和豆娘。
屬於它們的時節很快就要到來了。
布穀布穀。
咕咕咕。
旁邊的樹上,不時有鳥兒停下來歇歇腳,發出一串串歡快的叫聲。
“咕咕咕。”
可可看到一隻斑鳩剛剛離開,便學著它的叫聲落在江子羽的肩膀上。
“回來了。”
江子羽側頭看了一眼肩頭的鸚鵡,跟它講起看到了小八哥的事情。
可可對此並不意外,小八哥過來前,就是和它在一起的。
江子羽提了竹筍回去,拿了塊五花肉出來,做個竹筍炒肉。
竹筍炒肉一定要選五花肉,因為肥膘在炒的時候發出的醇香,可以把竹筍的苦澀味道壓下去,從而變得香脆好吃。
如果沒有五花肉,也可以選擇放多一點豬油來炒。
可現在很多人家裏都不吃豬油了,像他用的就是花生油,自家種的花生榨出來的純正花生油,特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