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坐山觀虎鬥看來是行不通的了!看來的找人一起對付徐健!”這是曹操的想法。
“想不到這青州軍有如此戰力,也有這麼好的計謀!看來的想辦法壯大自己才行!”孫策和周瑜商量。
“百姓富有,士兵拚命,這全靠是徐健法令得當,賞罰分明!”諸葛亮對劉備說,“我們要想有立足之地,也要做到如此!”
“天下百姓無不想著青州,想著徐健,什麼時候才能一振大漢雄風啊!”劉備想。
“還是在許多人的治下好!安定!就算是有天災人禍徐大人也能保證我們的安全和生活!”百姓們議論紛紛。
從黃河開始泛濫開始到幾路大軍的敗退,徐健無形中有擴大了地盤,同時也贏得了天下百姓的愛戴和尊敬!曹操等人的攻擊不但沒有讓青州有任何的損失,相反還讓徐健治下所有的人更加同心!人心的凝聚力得到很大的提升!這是他們所料不及的!同時,一副徐健和洪水搏鬥的圖畫被《人民報》刊登出來,天下所有的百姓都震撼了!都以能在徐健治下生活為榮!大漢,再次出現了一次打的移民!所有人的目的地無一不是青州!
百姓的再次流亡,讓良田荒蕪,也讓城市日益衰落!各地的諸侯無不憎恨徐健!但是卻沒有任何辦法!隻得加強各自邊界的防衛,阻止這些百姓的流竄!邊界的高牆,第一次出現在人類曆史上!同時,也出現一些有遠見的諸侯,一邊防止百姓逃亡,一邊頒發了很多有利於百姓的措施!於是,在這強肉弱食的年代,占有民心多著,慢慢的發展起來了。
孫策回到建業,痛定思痛!在張昭幾人的建議下發憤圖強,努力的發展自己的經濟實力!周瑜也帶著幾百人狼狽的回到了建業,大家齊心合力,開發這南方的土地。
名士張紘因喪母,時居江都。孫策幾次拜見,和他研究天下大勢。張紘見孫策言辭慷慨,神色間流露著忠壯之氣,深受感動,遂與好友相助孫策。孫策大喜,遂定下棲身建業,然後準備南度攻打吳郡、會稽,然後謀取荊州、揚州之計,隨後和周瑜一起開始了他平定江東的戰鬥!
劉繇,字正禮。時任揚州牧,振武將軍。東萊郡牟平人。劉繇由於鐵麵清廉而深受好評,民間口碑一直很好,加上他是獻帝的遠親,因而統領這揚州。見孫策來時凶猛,劉繇命張英、樊能率兵同其對抗。但很快就被孫策所破,隻得逃往丹徒。
一開始,百姓們聽到孫郎兵到,都膽戰心驚,魂消魄散,避之不迭,官長們也往往丟棄城池,竄伏草莽之中。後來,人們漸漸發現,孫策大軍所到之處,軍士們嚴遵將令,不敢擄掠百姓,雞犬菜茹,秋毫無犯。於是,百姓十分喜悅,爭著用牛、酒犒勞部隊。
此時歸順劉繇的薛禮和笮融引兵前來救援,卻被孫策采納叔父孫靜的建議,采取聲東擊西的辦法,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殺敵五萬多人,薛禮逃跑,而笮融隻得占據險要的地方堅守。
孫策見笮融負險固守,一時難以攻克,便引兵南向,劉繇又放棄丹徒西逃,孫策遂東進奪取吳郡。直逼會稽。會稽功曹虞翻勸太守王朗暫避孫策的鋒芒,王朗不聽,遂被孫策所敗。王朗,虞翻投降。
隨後孫策犒賞三軍,任命吳景為丹陽太守,朱治為吳郡太守,自己兼任會稽太守,仍以虞翻為功曹。派張結向漢廷貢獻方物,曹操安此孫策,與之結納,上表奏準任命他為討逆將軍,封為吳侯。
劉備在諸葛亮的建議下派諸葛亮、簡雍等人前往巴蜀,以招攬人心。
劉焉,字君郎,時任益州牧,為漢魯恭王之後裔,以漢朝宗室身份,取得一安身立命之所,割據一方。猝死之後其子劉璋接替,成為益州牧。劉璋,字季玉,他性寬樂而無威略,僅知保境,沒有遠略。此時張魯組建“五鬥米道”,殺漢使,割據漢中。
諸葛亮進入益州之後,很快就和劉璋手下的張鬆等人達成一致意見,而此時曹操也兵敗後聽從荀彧的建議攻打漢中,劉璋也有點擔心,想到劉備乃是漢室宗親,遂迎劉備入川以抗曹操。所以,劉備順利的率領軍隊進入益州,等擊退曹操之後,反過來攻打劉璋。由於有張鬆等人作為內應,同時劉璋也想避免這生靈塗炭,所以,益州很快就落到了劉備的手中。
曹操,在東郡失利之後,也想到了首先要強大自己,所以他加緊對西北的統一。西涼韓遂投誠之後他也想謀取益州,但卻被劉備捷足先登,眼看漢中戰事難平,而對他來說沒有益州,漢中其實就是一雞肋,所以也罷兵回到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