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酒逢知己(1 / 2)

第33章:酒逢知己

第33章:酒逢知己

甄文和糜天一聽大喜,徐健實在是隻知道黃金白銀,還有就是銅錢,根本不知道中間的換算關係,而二人可是知道的,在這年代,就是普通的老百姓一家人不吃不喝也掙不到十兩銀子,更別說黃金了。所以一聽徐健如此一說,兩人同時抬手一拱,對徐健深深的一個鞠躬,“我等謝謝兄弟了!徐兄弟在這北海郡有什麼事盡管說,我二人當盡力為徐兄弟辦妥!”

“嗬嗬,小事一件。二位哥哥怎麼如此多禮。以後我還仰仗二位多多指教!多多支持!”徐健笑道。

“兄弟如此好爽,我等若是再矯情實在有些說不過去了!徐兄弟,我就應你的話,叫你兄弟了!這樣吧,兄弟你需要工具,我就送你,要多少你說就是了!”甄文說道。糜天在旁你不示弱,“兄弟需要什麼你就盡管說,我有的就給,沒有的我想辦法都要給兄弟你買來!”

“那我先謝謝二位哥哥了!你們是在幫人做事,你們的心意我領了!但做兄弟的不能讓你們為難!這樣吧,等一下我列個單子,要花的錢就在貨款裏麵扣,否則的話兄弟我就不要了!”徐健認真的說道。

倆人看著徐健,有點感動,能為他人著想的人實在不多了。他們說是送徐健東西,那還不是的在那一百兩黃金裏麵扣,要不讓東家知道了,不光他們,就是他們的家人也難保性命!“我等也不再說什麼了!來!為我倆認識徐兄弟這樣的兄弟喝上三碗!”糜天端起酒碗相邀,徐健和甄文舉起來,三人在空中一碰幹了下去,然後相視大笑。

三人又聊了一會兒,糜天忽然想到一件事,對徐健說:“兄弟,你什麼時候走?你真的很急?”

“是啊,村裏沒有糧食了,鄉親們都在等我回去呢。”

“那我們和東家商量後怎麼聯係你?是你來還是我們過去?”

“這”徐健沒有想到這事,稍稍遲疑了一下說:“這樣吧,我留下一個兄弟在這裏,我先送回一車糧食,如果沒事的話我過來。但要是實在走不開那就得麻煩二位哥哥前去兄弟那裏了。你們看怎麼樣?”

“也好!這樣吧,我們兩家各安排幾個人,兄弟你也可以多帶一點東西回去,至於這些人的工錢,兄弟你就不要管了,就由我們負責。”甄文接過來說。

“好的,我也不謝你們了!哈哈。”徐健笑道,“還有食鹽,我們那裏的鹽都是在山上找回來的,我們不懂怎麼弄,總有點苦味,我現在吃到這裏的食物,回去怕是吃不下去了。哈哈”說完,徐健又是一陣大笑。

“兄弟,別的好說,可這鐵和鹽。實在是有點難辦!我們東家倒是有辦法,這樣吧,我們回去跟你想想辦法,這次呢我們給你一點,但不多,這要兄弟多多包涵!”糜天說道。

“對,那可是那些朝廷的人在管,抓住就得砍頭!我們東家做這事都少!不敢多做!糜兄,這事你們東家有辦法,你可要幫幫兄弟!”甄文說道。

聽到二人一說,徐健這才想到古代的確是這樣的,不好意思的對倆人說:“兄弟實在是鄉下人,沒見過市麵,讓二位哥哥為難了!實在抱歉!我也不是誠心的,對不住了!”

“既然你都叫我二人哥哥,那有什麼為難不為難的,嗬嗬,罰酒!”甄糜二人大笑。

“好!那我就不客氣了!”見二人如此豪爽,徐健也是豪情大發,端起碗連喝三碗,然後臉不紅心不跳的看著兩人。

“兄弟好酒量!”二人對徐健豎起大拇指,“我等陪兄弟!”說完也喝了三碗。

就在三人喝的興致很高的時候,就樓下麵傳來一陣喧嘩,接著就聽樓下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很快就衝上來一個夥計打扮的人,一進門就叫道:“掌櫃的,不好了!出大事了!徐公子在不在?他的一個夥計被官兵抓起來了!”

三人一聽,都驚訝的站了起來,徐健更是大驚失色的抓住這夥計的手著急的問道:“快說!是怎麼回事?我那個兄弟被抓了?為什麼被抓?被抓到哪裏去了?什麼時候被抓的?”

徐健抓住的那位夥計正是糜家商鋪的夥計。他被徐健一抓,馬上疼的叫出聲來,“你,你輕點行嗎?”徐健抱歉的鬆開手,“對不起了兄弟,麻煩你快點告訴我!”糜天也在旁說:“這就是你說的徐公子,快說,是怎麼回事?”

原來,大黑在那小胡同裏等候徐健他們,閑來無事也就把那些桌椅組裝起來了,沒過多久也就完工了。見見天色已經到了中午了,可沒見到徐健他們回來,就到胡同口去觀看,見沒人也就回去坐在那裏等候。可他不知道,他是在外麵觀看徐健是否回來沒有,沒有注意到其他的人,他的出現讓巡城的兵士看到了。那裏是死胡同,這些兵士都知道,見從裏麵出來一個男子當然覺得懷疑,所以一個什長就帶了這隊兵士前來查看。等進去一看,什長大喜。怎麼說呢。這什長也是識貨的,一看這地上擺著的東西稀奇古怪,,估計應當是值錢的東西。心裏頓時起了貪心。要說在孔融的地界上,本來就不會有這種事情發生。但孔融平時施行仁政,雖說是解決了一些社會矛盾,但由於他平時少有管理,時時與人吟詩作對,撰文抨擊世人毫不忌諱,故此得罪的人也多,政策的實施也就沒那麼能夠徹底。最明顯的就是下麵的偏將王修,嘴上說著是要按照孔融說的去做,但私下裏卻不聞不問。而手下的兵士就放任自流,想怎麼做就這麼做,是有稟告到王修那裏,他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兵士們多有強取豪奪者,也為其送上,見王修如此,更是膽大,隻是對本城的人沒那麼做,怕是傳到孔融耳朵裏不好交差。而外鄉的可就倒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