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憫四十五歲那年,過完生辰就辭去了左相一職,帶著阿阮和孫女回了青平縣。
魏憫尚未弱冠就是三元及第,年紀輕輕做了左相,官場沉浮近二十年,也著實覺得夠了。
她想陪阿阮,趁自己還算年輕,腿腳靈活的時候,帶他四處逛逛,遊覽大蔣風景,嚐遍各地美食。
阿阮若是累了,她就背著他,若是困了,她就抱著他,反正還年輕還有力氣,能帶著他再折騰十來年。
她辭去左相一職告老還鄉,眾人來勸,魏憫隻是笑笑,態度堅定,“我欠夫郎太多,餘生剩下的日子,都是他的了。”
阿阮十六歲嫁給自己,為她趕考熬油點燈,隻因為一場夢千裏迢迢入京找她,後來又甘心陪著她去了竹城三年,跟她吃苦為她生兒育女,皆是無怨無悔。
魏憫想,自己哪怕對他再好,都是應該的。
蔣忻櫟嫁進魏家之後,如今已經生了兩個女兒,大女兒沉穩,女兒今年才四歲,格外的跳脫,平日裏就跟魏憫和阿阮親近,得知兩人要遊覽大蔣,也吵著鬧著要跟著去。
這孩子同阿阮一樣,不願意在京中高牆之內拘著,向往悠閑自在的日子。
魏憫同阿阮相視一笑,兩人身邊孩子都不在,帶著孫女多少也能熱鬧些,索性就帶著這個拖油瓶一起走了。
魏憫離京那,走的很是低調,沒通知任何人來送行,凡是相識的親朋好友在走之前全都聚過了,就是怕走的這眾人抱在一起哭哭滴滴的盡是離別愁緒,顯得格外掃興。
魏憫帶著阿阮去看了牡丹,逛了著名的寺廟,嚐了美味的吃,悠悠閑閑,兩年後才回到青平縣。
姐姐姐夫身體康健,青平縣一切安好。魏憫回來以後還去給衛夫子和李氏上了香。
衛夫子走後,李氏到底沒能熬上幾年也就跟著去了,死後同妻主藏在同一個墓穴裏。
魏憫阿阮回來,魏洛高興的回家住了幾,他成親這麼些年來日子一直過得順心,臉蛋紅潤,人都比之前胖了不少。
魏憫哪怕辭去左相的職位,如今告老還鄉,回到青平縣,縣令都是親自帶著禮物上門拜訪。
不為其他,魏憫雖然還未年過五十,在朝中卻當的起一聲魏老,她除卻左相之職,還做過幾年太傅。
當朝皇上是她老友,太女是她學生,除此之外,門下學生無數,哪怕她如今回鄉成了一介布衣,那也是要供著的布衣。
魏憫會客,對方要是合兩人心意,阿阮就親自下廚做一兩道菜招待。
喝點酒,陪個老友,好不快活,若是興致高喝醉了,那也不怕,夫郎就在身邊,還有什麼比這個更讓人安心?
二九和十八也跟著兩人回來了,他們的孩子就留在京城跟著魏殊做事,這老兩口舍不得魏憫阿阮,尤其是二九,哭著他不在,別人肯定伺候不好主君。
都四十來歲的人了,一提起要跟阿阮分開,哭的跟個孩子似得。
他爹爹前幾年已經去了,妹妹也成了家,孩子跟著世女做事,京中沒有什麼能讓二九掛念的,所以忍不住跟著阿阮回了青平縣。
四人這麼些年來,從竹城到京城,就沒分離過,關係比親人還親,如今都要年老了,哪裏舍得分開。
住著一家子人,三進院子如今看起來倒是了點,平日裏五人住還成,但如若過年,孩子們都帶著夫郎妻主和輩們回來,就顯得有些擠了。
魏憫想了想,問阿阮是否換個大的?
阿阮喜歡這種院,笑著搖頭,擠點才好,擠點顯得熱鬧,換了大院子,平日裏孩子們不在,倒是顯得空蕩了。
既然夫郎都這麼了,魏憫自然沒有異議。
忙碌了半輩子,魏憫一時間還真不怎麼習慣無所事事,所以當落羽書院的院長提出讓她做夫子時,她幾乎想都沒想就同意了。
她這夫子做的自由,閑著時就去授課,忙了就在家陪阿阮,帶著他和孫女四處遊玩,什麼時候回來什麼時候算。
魏憫也不住在書院裏,每日步行回魏府,散學後就站在門口等著阿阮和孫女來接自己,三人手牽手去逛夜市,吃飽了再溜達回去,就當消食了。
今日晌午時下了雪,阿阮帶著孫女和二九怕耽誤時間,來的比平時要早些,他們到的時候,魏憫還沒散學。
孫女今年都六歲了,平日裏跟著魏憫學文,跟著十八學武,名叫栗子,一聽就知道是淼淼這個舅舅隨口給取的,他喊的次數一多,全家人聽習慣了,也就跟著這麼喚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