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母語(2 / 2)

工夫不大,那老者又走了出來,手裏端著一個大黑碗,裏麵盛著一些飯食,走到近前,把碗遞給了胡岩裕。胡岩裕想也沒想,就接了過來,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三下五除二就把碗裏的東西吃光了,仍是一付未吃飽的樣子,把碗還給了老者。

老者好象也看出了胡岩裕沒吃飽,就接過了碗轉身又進了屋,工夫不大又盛了些飯出來遞給我他。胡岩裕接過來,又悉數消滅幹淨,才算有了些飽意,雖然沒有吃飽,可實在不好意思再要了,就把碗還給了老者,又連忙鞠躬道謝,當然老者能不能明白就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胡岩裕就這樣,在這個島上老者的家裏住了下來。這個島上隻有幾十戶人家,基本以打魚為生,也在島上種植一些莊稼,生活雖然清苦,但也能自給自足,好在這裏民風淳樸、人也很熱情,很少有外人到這個島上來。

胡岩裕被改造過之後,不僅僅體能上大增,而且大腦也比以前好用多了。隻幾天的工夫,他已經基本能用語言加手勢和島上的人進行簡單的交流了。

胡岩裕可不好意思在這裏白吃人家的飯,就常常和島上的人一起出海去打魚。以胡岩裕超常的水性,每次都能打到比平常多一倍的魚。有了這樣的實力,人們都非常願意同他一起出海打魚。他打的魚除一部分送給了老者外,就都分給了島內的眾人,自己是一點都不留。人們對他這種品格也是大為讚賞。

有道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這個島上竟然還有一家小小的鐵匠鋪,平時為大家打造一些簡單的農具。胡岩裕還是要繼續北上的,很希望有把武器防身,就用五十斤魚的代價,讓鐵匠打了一把一尺來長的短刀,短刀的質量很一般,做工也比較粗糙。胡岩裕拿在手裏比劃了兩下,也還算合手,就插在了腰間。

胡岩裕本想打一把大砍刀的,無奈島上的鐵太金貴,都是從島外運來的,一來是數量不多,二來是質量很差,勉強打把大刀,怕是隻能切豆腐用了,殺隻雞都可能斷了,因此隻能弄把短刀將就了。

山上有很多粗大的毛竹,在不出海的日子裏,胡岩裕到山上砍了不少,在島民的幫助下紮了一條竹筏子。本想造條船的,怎奈時間太長,他可等不急。

這條竹筏子和上次他自己紮的那條木筏相比,不僅大而結實,而且設施齊、專業。插了根竹竿,掛了個簡易的帆,還用竹席搭了一個小小的倉房,可以擋雨。

老者幫他選了好日子,還是帶了兩筐椰子,兩皮袋子水和一些食物,在老者和島民的歡送中,離開了這個島。臨行前一天的晚上,胡岩裕為了酬謝老者的多日盛情款待,把一顆蛇眼珠送給了老者。老者也算是見多識廣,知道這東西能解百毒,是個難得的好東西,推辭一番也就收下了。

這次到是無驚無險,當胡岩裕把所帶的東西吃得喝得基本不剩的時候,再次見到了一個小島。胡岩裕把筏子劃到一個彎岔,靠了岸,跳上了島。“這次可是順風順水,看樣子,我的好運來了。”自言自語完了,才仔細觀察這個小島。

這個小島真是小得可憐,大概隻有自己第一次登的那個島的五分之一,也就是占地二、三百畝的樣子。島上沒有高大的植物,隻有一些低矮的樹木,一眼就能窺該島的全貌,島的中心有一處房屋,周圍種著一些莊稼和蔬菜,顯然是有人住的了。

“有人就好,不用為吃的發愁了。”胡岩裕暗暗打定了主意,怕大風把筏子吹跑了,就回身把竹筏子拖上岸來,放在一個穩妥的地方。這次航行因為無驚無險,所以、也不像前兩次那樣累,再也沒有爬在地上就想睡的感覺,隻是稍做休息,就舉步向那處房屋走了過去。

胡岩裕到了近房屋前,見正中是三間草房,旁邊還有兩間草屋,算是廂房,孤零零的立在地上,周圍既沒有圍牆,也沒有籬笆。胡岩裕走到三間正房的門前,那是一個木質的籬笆門,用手指輕輕彈了彈那扇門門軸,喊道:“屋裏有人嗎?”

聽得屋內一陣響動,聽到有人說話:“什麼人?”

胡岩裕聽到有人說話很是激動,因為這人說得竟然是自己能聽懂的母語,忙道:“我是過路的。”

屋裏人聽到胡岩裕的聲音,走了出來,打開了籬笆門,四目相對,互相打量了一番,俱都是一愣,心中大感意外。

若問胡岩裕看到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