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安城,自古有洪川明珠之稱,城池依山而建,像臥在蚌中的明珠,懸於洪川岸邊。
城中有一李姓望族,在本就是門閥士族統治的大齊王朝,隻用了短短數十年光景,便在一眾王謝之流中脫穎而出,躋身於名門之列。
李氏家族坐擁著陽安城絕中大多數產業,而由於陽安城位處雨蒙平原邊緣,又比鄰洪川河岸,無論是水路還是陸路,都是商道的必經之地,貿易脈絡遍布大陸,所以不管是齊王朝,還是西域胡地、南疆巫地,等等等等,但凡是有些名頭的大商戶,多數都頂著他李家的名號。
陽安城,李府。
作為中州浩土上自認為最不缺錢財的人家,李氏府邸的奢華程度,可謂是登峰造極,相比於當今皇族所居長定宮,也不逞多讓,坊間常說,入了陽安城,便是李家門,雖說不免誇大,但也不差幾分。
陽安城分東西二市一百零八坊,以中軸玄武街而分,對稱而坐,西市牌樓以北二十七坊,亭台樓宇林立,住的全是李氏族人以及其一眾外姓宗親,從陽安城西北永平門而入,便是李家聞名王朝的銀鏡湖與紫玉閣,以門閥之家占據四分之一的城池,這種壕氣,也隻有他李家能做到。
此時,李府門外。
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叫花正拿著本缺角少頁的破書,以一個極其猥瑣的姿勢蹲在李府的門房外,滔滔不絕的講解著他所謂的無上仙法。
他對麵,一個長得白白胖胖,身著打扮頗具地主家傻兒子氣質的半大小子,則是他唯一的聽眾。
“小胖子,道爺我看你骨骼驚奇,定非那凡夫俗子,有沒有興趣隨道爺一道上山做那逍遙仙人啊?”
任那老叫花講的眉飛色舞,小胖子卻是連看都不看他,自顧自的蹲坐在李府大門外那兩人來高的漢白玉獅子下,手捧著塊烤地瓜啃得不亦樂乎。
不遠處就是西市牌樓,正值豔陽高照時,牌樓內外那是人聲鼎沸,李府門前人來人往,大多都好奇的看著眼前這可笑的一幕,有些個常在此活動的遊商,仨一群倆一夥的議論著,話題大多都是今天這老叫花會被李府中那惡奴以一個什麼姿態扔到大街上去的。
小胖子何許人也,或許老叫花不清楚,但往來之人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衣著華貴的小胖子不是別人,正是這陽安李府內的小公子,爹爹乃是大齊首富,娘親是那陽安太守的胞妹,老叫花將生意做到這等地步,可謂是小孩兒吃奶,全是作啊。
見圍觀的人越聚越多,老叫花臉色不由得難看了幾分,心道是自己說的口幹舌燥,手裏的妙法仙籍被他揮舞的虎虎生風,刻眼前這小鬼卻當他不存在一般,看都不看他一眼,縱然是他麵皮再厚,此時也有些掛不住了。
老叫花正懊惱呢,調門就不由得提高了幾分:“我說混小子,學不學的你倒是嚐嚐啊,看都不看道爺是幾個意思?你爹娘沒教給你尊老愛幼嗎?”
突如其來的嗬斥聲把那小胖子嚇了一個激靈,大半塊還冒著熱氣的烤地瓜,半點沒糟踐的全供給了土地公公,小胖子臉上表情變換,從沉浸在美味中的開心,逐漸轉變成茫然,緊接著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裏在一瞬間就浸滿了眼淚。
眼瞅著小胖子那雙水靈的大眼睛馬上就要開閘防洪,老叫花亂了陣腳,想要上前安撫,卻已是為時已晚,下一刻,一聲驚天地泣鬼神的嚎哭聲從那個個頭並不大的小胖子口中傳出,哭聲是蕩氣回腸,餘音飄蕩在整個西市與李府周圍久久不散。
暗道一聲不好,老叫花一張髒臉瞬間變成了菜色,從懷中掏出了一個巴掌大小、造型精致的紫金葫蘆,擰開葫蘆嘴,芬芳四溢,老叫花一仰脖,將當中不知道是何物的液體倒入嘴中,之後便熟練的將自己蜷縮成了一個球,以一個狼狽卻又不失舒適的姿勢伏在了地上。
與此同時,李府那幽深的院門中衝出了十幾條手持大棒的黑色身影,為首一人生得五大三粗,約莫一丈來高,黝黑的大臉上連鬢胡須猶鋼針,一雙大眼好似銅鈴,身上的疙瘩肉如同磐石一般,上麵還盤著條條青筋,一身短打的裝扮,往那一站,活脫就是一個脫了毛的黑瞎子精。
黑瞎子精名叫劉莽,行伍出身,本是陽安府軍之中的一名隊正,幾年前醉酒,誤燒了軍中營帳,按理當是軍法處置,偏巧遇到了李家家主,因其卻有幾分本事,便被召回了府中,做了這李府的護院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