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一團迫敵離軍營(2 / 2)

呂雲瑞則認為,敵營前挖有溝塹,會限製騎兵的機動,硬性衝營必會帶來較大的傷損,還不一定能擊破敵營。應該充分發揮騎兵的機動能力,引蛇出洞,在平原上運動著消滅敵軍。

雙方幾經商討,最後決定:由大秦軍率先發起對敵軍的攻擊,利用弓箭射程上的優勢,逼使敵軍出營決戰,先在平原上耗去敵軍的有生力量,然後再攻取大營。野狼騎士團前期隻做旁觀,隨大秦軍共同進退,後期再投入戰場。

計議已定,雙方立刻行動起來。野狼騎士團馬上收拾起來,全部投到大秦新建營地。而呂雲瑞和秦朗則先行回去部署戰鬥任務。

回到營地,呂雲瑞和秦朗先把幾位師級幹部找來,仔細商量了一下戰鬥步驟,確定由一師一團來單獨完成引蛇出洞任務。

隨後,呂雲瑞在胡興豪的陪同下來到一團,親自召集連級以上幹部開會,並向他們麵授機宜。

經過短暫的準備,一團在團長薛蘭的帶領下,武裝齊備地衝出大營。

在營外,他們恰好與前來的野狼騎士團相遇,雙方人馬交錯而過。野狼騎士團的軍兵看到一團戰士身上的裝備,心中很是羨慕。

一團來到敵營近前,一齊高聲罵陣,但敵軍大營隻是擺出防禦的姿態,卻絲毫不為所動。

胡興豪立馬仔細觀瞧,見營中敵軍已是嚴陣以待,前麵是長槍兵,後麵是弓箭兵,隨時準備著抗擊騎兵的衝擊。

胡興豪冷冷地一笑,將手中長劍一揮,一團的士兵們立刻打馬向敵營衝去。不過,一團的士兵並沒有直接衝向營寨,而是衝到營前五百步距離時,就一撥馬頭,開始圍著大營平行奔跑。同時,士兵們在跑動中,紛紛取下背上的風輪弓,開弓向營內射擊。

兩萬戰士射出的羽箭,猶如飛蝗一般,黑壓壓地撲進營內,立時將立在營柵後麵的士兵射倒一片。

營內敵軍原本是想用弓箭來教訓來犯之敵,全沒想到反而是自己先挨弓箭,不由有些惶急,弓箭兵們紛紛開弓還擊,但射出的羽箭卻根本射不到騎兵所在的位置,隻能徒勞地將空地上的地麵紮成刺蝟。偶爾有幾支羽箭射到騎兵隊中,也因勁力已失,連馬皮都不能射透,更不用說能傷人了。

營寨內三國聯軍的士兵傷不到外麵的騎兵,但騎兵卻能傷到裏麵的士兵。這種狀況令營內的三國士兵很是無奈。

望著營外來回奔馳的騎兵,看著自己的戰友一個個在身邊倒下。營柵後麵的士兵,在幾輪箭雨過後,終於抵受不住內心的壓力,狂喊著奔出箭雨覆蓋的範圍。

而一團並沒趁勢而攻,仍是不緊不慢地向營柵靠近,將寨內敵軍一步步驅離營柵。

寨內守將見不是路,急忙叫刀盾兵頂上,同時命令兩個騎兵軍團出擊。

此時,一團已經進入曾被三國弓箭兵箭雨覆蓋過的區域,軍兵們已經不再來回奔馳,而是按馬緩行。同時,為了節省箭支,戰士們往往是射出一箭,就藏身馬腹,從地下抓起一把箭支插進箭壺,然後再射。

漸漸地,一團距營柵越來越近,對方刀盾兵也在箭雨下向營柵緩緩前行。

這時,從大營兩側隱隱傳來戰馬奔騰的聲音,地麵也開始發出輕微的顫動。憑經驗,一團的士兵立刻知道,有兩支騎兵正從大營兩側趕來。

不用有人指揮,距兩側最近的騎兵立刻停止攻擊,調轉馬頭向後退去。

隨著兩邊人馬的動作,一團的所有戰士全都調轉馬頭,開始迅速撤離。

一團才撤離營柵不遠,大營兩側就轉過來兩隊騎兵,向著一團所在方向弛來。

胡興豪也不說話,帶頭一催坐騎,向著遠處奔了下去,一團其他士兵也緊隨其後而去。聯軍騎士團的士兵馬匹已經跑開,見對方馬速還沒提升起來,急忙緊催坐騎趕去,力圖合兩個軍團之力,一舉吃掉眼前這股可惡的敵軍。

一團並沒有向自己大營方向撤退,而是向著平原空曠處奔去。他們與追兵之間的距離也不是很遠,大約隔著四五百步。追兵趕得緊,他們跑得就快,追兵攆得緩,他們就跑得慢,總是隔著一段距離不讓追兵趕上。而且,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一團的人似乎是急於逃命,在跑動中漸漸擴散開去,三五個連隊聚成一個個小集團,一副軍不成軍,伍不成伍的樣子,使追在後麵的騎士團見之更是心中大喜,恨不能馬上就追近身去,將之一一斬落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