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軟硬兼施控龍川(二)(2 / 2)

四、由秦地和河東所有官員共同推舉出四位高官,與呂雲瑞一起組成大秦最高五人領導團,協助呂雲瑞從事軍政指揮、治理規劃及官員政績考核、評定。五人團為秦地最高領導層,稱“領府”。

五、秦地、河東兩地,分建“郡守府”和“警備司”。郡守府為文臣,負責轄區內的一切行政工作,最高領導為郡守;警備司為武將,負責轄區內的治安及軍隊調度,負有保土衛民之責,最高指揮官為警備司令。

六、河東全麵推廣秦地已經成功實施的治理方案,以使河東早日強盛起來。

七、根據秦地和河東的不同特點,兩地將在產業結構上做出重大調整。秦地將向軍工和手工業方向發展,河東則向後勤基地和船業基地方向發展。兩地居民也會因為產業結構的變化,進行一次有安排的遷移。

八、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資源,大秦將實行土地公有製,境內土地將全部收歸領地所有,任何個人都不再擁有土地的所有權,也不允許土地的私人土地買賣。政府將從現有的土地擁有者手中,買下全部土地,並對積極交出土地的所有居民,進行政策上的鼓勵、經濟上的補償及技術上的扶持。

九、為了扶持農業,獎勵農耕,大秦將全麵減低農業稅率,河東的農業稅將從五稅一,銳減到二十稅一。秦地的仍維持原有的農耕政策。

十、河東郡守府專門成立農業部門,負責引導領地的農業生產。

十一、商業作為經濟的組成部分,對經濟的繁榮起著巨大作用,各地官員應對商業發展有足夠的認識,積極支持商會在大秦的運作。

十二、城市不僅是民眾居住的場所,也是各種物資的集散地,大秦各座城市,都應向大秦所有民眾及各國商隊敞開大門,入城費將在大秦統一被廢止。

十三、對大秦境內現有軍隊進行統一編整,取消現有軍隊番號,打亂現有軍隊建製,重新組建東部、西部、秦地及大秦兵團。東部、西部、秦地兵團屬於地方兵團,歸地方警備司統轄,負責當地治安、救災搶險及守土作戰;大秦軍團屬野戰兵團,直接歸領府統轄,負責守土作戰及境外作戰。

十四、各大兵團由師團組成,簡稱師;師團由軍團組成,簡稱團;軍團由營組成,營長相當於以前的中隊長;營由連組成,連長當於以前的小隊;連下為卒、什、伍,具體編製實行秦地現有的編組建製。每個軍團都由十二個營組成,團部除團長、副團長、參謀之外,還可組建一個營的警衛、斥候部隊,共計兩萬餘人;師團均由三個軍團組成,師部同樣可以有一個營的警衛、斥候部隊,共計六萬餘人。兵團長簡稱軍長,兵團部除軍長、副軍長、參謀總長之外,還有一些參謀加入。同時,還有一營警衛,一營斥候和兩營輜重兵。

十五、根據兩地的地理位置及地勢,東部兵團將入駐龍川城東部地區,負責那個地區的治安及防禦,防守重點是北麵的淄川江沿岸,配屬兵力為一個師團,兵團暫由師團一級代理;西部兵團入駐龍川城以西地區,負責北部江岸及其它與別國接壤地區的防線,配屬兵力為兩個師團;秦地兵團駐守秦城,負責防禦北部獸人隨時可能的侵攻,並保證秦地這個軍工基地不落入任何國家手中,配屬兵力同樣為兩個師團。而且,所有地方兵團,每個師團都要建立一支騎兵團,以更好地進行守土作戰。

十六、大秦兵團為野戰部隊,應具有反應迅速的特點,因此將以騎兵做為主要軍種,對軍中戰士的要求也較高,軍中戰士必須精通騎戰和步戰,還要掌握騎射本領,經訓練不合格者都將被遣返地方部隊。配屬兵力為三個師團。

十七、大秦將在龍川城同樣建造淩雲閣、紫宵閣、忠烈堂這三座具有標誌性的建築群,以彰顯大秦所有軍民的豐功偉績。

十八、大秦將是各族混雜的居住場所,所有民眾不得再有種族歧視,在大秦的所有民眾都將得到平等的對待。任何的歧視行為在大秦都將不被讚許,情節惡劣者將被驅逐出境。

隨著會議的進程,大秦各級領導層的人員也被推舉出來,他們是:領府呂雲瑞、秦朗、聞逸羽、左明堂和來自河東的廖少清。楚懷遠仍以禦史身份入駐領府,繼續擔任眾官政績評查工作;河東郡郡守則是由聞逸羽兼任,警備司令由王卓擔任;秦地郡郡守由俞建平擔任,警備司令由林維鈺擔任;東部兵團由孟偉清擔任軍長,彭明宇任副軍長,杜童任參謀總長;西部兵團軍長由馬玉銘任軍長,原河東軍團長魏光達和李瑞卿分別任副軍長和參謀總長;秦地兵團由刁潔瑋任軍長,餘浩任副軍長,甘雲寶任參謀總長。大秦兵團軍長則由呂雲瑞親自擔任,陸飛雲任副軍長,高遠任參謀總長。胡興豪、齊傑、徐黑塔分別任大秦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師長,直接歸屬大秦兵團;東部兵團三位長官同時兼任東部師團相應各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