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從錢袋裏抓出一把錢幣:“來,大家都來分錢了。”
接著,一邊給大家分錢,一邊說道:“你們以後眼皮都放活著點,見到秦地的人千萬別去得罪,免得得罪了財神爺!”
隨後,帶著憧憬地說道:“也不知道啥時候能讓我去秦地。就算讓我去當看門的小兵,我也願意!”
周圍的士兵聽到,跟著起哄道:“隊長,你光自己去那成呢?咋說也要帶上我們一起去啊!”
那個軍官聞言笑罵道:“我還不知能不能去呢,你們瞎湊啥熱鬧!還不快給我滾回去站崗!小心出了事,老子先扒了你們的皮!”
眾軍士哄笑著四散返回自己的崗位。
俞建平隨帶路的士兵來到驛館,隨手塞給他幾枚金幣。
那個士兵還要推辭,俞建平笑道:“兄弟不必推辭,以後不管在哪裏遇到,隻要給些照應就全有了!”
那個士兵仔細打量了俞建平幾眼,接過錢走了。
俞建平望著士兵的背影微微一笑,轉身走進驛館的大門。
驛館裏,俞建平向驛丞表明身份及來意,隨後被安置到房間休息。至於進皇宮麵見國王等一些瑣碎的事情,自有驛丞前去辦理。當然,俞建平自也不會虧待驛丞,早早就將一袋金幣遞交過去,就連驛館中打雜的仆役也人人都有打賞,使的驛館中人辦起事來格外賣力。
在等待國王接見的日子裏,俞建平留下水二在驛館等候消息,自己則帶著其他幾個侍衛開始四處拜訪、結交朝中的大臣。
在兩天的接觸中,俞建平明顯能感覺到大臣們的冷淡。然而,在俞建平重金攻勢之下,還是讓他得到了不少有價值的情報。
在夏國,針對秦地的情況,主要分取消自治和保有自治兩種意見。
主張取消自治的一方主要是以太子穆偉昊、財政大臣畢清昱為首的一班文臣。他們以為,秦地自歸夏國統治以來,一直是由夏國在支撐,所有物資均需夏國補給,嚴重影響了夏國的發展步伐。現在,秦地既然已經脫困,並以開始步入富足,就理應補回夏國以前在秦地的投入。另外,據收集到的一些情報顯示,秦地極有可能藏有大量礦產。因此,無論從那個角度來講,收回秦地的自治權,都是勢在必行。
主張保有自治的一方則是以軍機大臣邵輝為首的一班武將。他們認為,秦地是老秦家憑軍功打下的,雖然名為自治,其實是老主賜給秦家的領地。夏國應該遵照老主的旨意,讓秦地仍然保有自治權,夏國隻要在名義上節製即可。況且,老秦王秦朗仍然健在,秦地的一切自是由他做主,秦朗既然將秦地的權利交付給呂雲瑞,自會有他的道理,夏國不應幹涉。至於夏國以前在秦地的投入,秦地可以以進貢方式對夏國進行補償。
同樣,在對待秦地的目前麵臨的狀況上,兩派也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
太子黨認為,麵對洛邦的侵攻,夏國對秦地不應做出支援,隻由秦地自行應付,迫使秦地自動交出所有權利。就算秦地不交出權利,也可借洛邦之手削弱秦地的實力。因此,才有了令秦地反攻河東之舉。
而軍方則認為,秦地屬夏國領土,夏國不應對秦地坐視不理,而應積極予以支援。秦地現有的軍力,保土有餘,但反攻河東則明顯不足,理應由夏國承擔。
但太子黨背後有國王穆旭在暗中支持,軍方的意見並未被采納。不過,出於對軍方的顧忌,夏國所有的行動並不是很明顯,有許多都是在暗中進行。
得到這些情況,俞建平一改前兩天的做法,開始專門接觸軍方人物。他首先做的就是專門拜訪夏國軍方元老——靠山王許猛龍。
許猛龍是現任青龍騎士團軍團長許強的祖父,現年已有七十都歲,祖上曾是青龍騎士團副官,一直追隨夏國開國皇帝穆勒左右。穆勒建國後,率騎士團全部重投穆勒手下,為夏國建過無數功勳,被穆勒冊封為世襲靠山王。
許猛龍雖然早已不理朝中政事,但在軍中仍享有極高的威望。在夏國,許家與秦家一向被稱為“兩大柱石”,兩家後人也一直都保持著交往。
俞建平到在許府,向許猛龍呈上了秦朗交給的信件及禮物,一老一少雖是初次見麵,卻相談甚歡。
俞建平對許猛龍講述了不少秦地發生的新鮮事,也講述了秦地目前的發展狀況。當然,秦地的礦藏情況屬高度機密,俞建平並提起。
當說到這次洛邦的侵襲時,許猛龍問的很詳細,俞建平也一一作了回答。
等俞建平將說完全部過程,許猛龍歎道:“神選者真是不一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