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掘墳墓 第六十四章殺生之禍(2 / 2)

“我要……我要你。”

煙青兒早已想到,但還是遲疑了一下,道:“我人可以給你,但我的心……已經給了別人。”

沈柳銘冷笑了一聲,慢慢轉過身,背對著她,道:“我不要你的人,隻要你的心。”道完,沈柳銘便頭也不回地離去,與上次提親之勢毫無二致。

回到府上,等待著沈柳銘的卻是其父的大發雷霆,其父道:“你這個不孝子,你可闖了大禍!”

沈柳銘不解。

其父火冒三丈,繼續道:“平日裏,明太祖雖與你叔公稱兄道弟,可他畢竟是開國皇帝,豈能容得下他人騎在自己的頭上?!沈家富可敵國,本就對他構成了威脅,他一直在尋機,想滅了沈家的勢頭,如今你卻火上澆油!你想想看,堂堂尚書之子被人害了,凶手同黨被抓,卻因一介草民,也就是你,因為你,凶手同黨最終得到釋放。這算什麼?這不是亂了套嗎?!”

沈柳銘“撲通”一聲跪下,道:“孩兒不孝。”

其父拂袖離去。

果然,正如其父所言,不日,沈家就遭遇到了朱元璋的第一次沉重打擊。

沈萬三本想出資犒勞軍隊,卻惹怒了朱元璋,他怒道:“匹夫稿天下之軍亂民也,宜誅之!”後在馬皇後的進諫下,沈萬三才暫逃一劫,被流放到了雲南。

沈萬三被流放雲南不久,沈柳銘之父便因病去世。沈柳銘繼承家產後,竟捐出家中的所有錢財,不攜分文,隻身一人,尋找煙青兒去了。

煙青兒在她與荀文生埋下槐樹之種的地方,搭建了一座屋子,住了下來。她堅信,荀文生有朝一日一定會回到這裏,來履行他的諾言——陪著她,坐在樹下,看著他們種下的槐樹,一天天長大,直到他們死去。

她不知道,他當了和尚;他不知道,她一直在等他。

這天,煙青兒打開房門,看到沈柳銘站在屋外,她愣住了。

沈柳銘穿著一身布衣,十分破舊,他笑眯眯地看著煙青兒,道:“我如今可是身無分文一身輕了,你永遠也不會在我的身上,再嗅到什麼銅臭味了。”

就這樣,煙青兒一直在這裏等著荀文生,而沈柳銘一直陪伴在煙青兒的身邊,陪著她一起等。雖然他知道,荀文生不會再回來……

他們一直住在一起,卻沒有任何肌膚之親。不大的屋子裏,一直都擺著兩張床。

沈柳銘發過誓,隻要煙青兒的心不交給他,他就不會碰她。但煙青兒的心,一直都在荀文生的身上,她道:“這是我上輩子欠文生的。”

沈柳銘則笑著對她說道:“我上輩子可是欠你的。”

之後,他們收養了一名孤兒,各自充當爹娘的角色。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槐樹漸漸長大,他們收養的孩子也茁壯成長,而他們,卻老了。

他們坐在槐樹之下,她還在等他,他還在陪著她等他。

直到花甲之年,沈柳銘立下一個家規——他的子孫,無論結婚與否,必須至少收養一名孤兒,並讓其留守於槐樹之下,千萬保護這棵槐樹,使其不受破壞,與槐樹一同等著那個人。

沈柳銘傴僂著腰,坐在槐樹下,吃力地問煙青兒:“我這一輩子都未和你同床睡過,我現在有一個不請之求,待我倆歸天之後,能否同葬於一棺?”

煙青兒用她那雙蒼老的眼眸望著遠方,重重地點了點頭。她的眼裏,有些渾濁,有些濕潤。

沈柳銘的後人一代傳一代,他與煙青兒和荀文生的故事,也一代傳著一代。

他的子孫,無論結婚與否,都收養了至少一名孤兒。而被收養的孤兒,也都十分樂意地守在槐樹旁,他們坐在槐樹下的小木凳上,守著它,保護它不受破壞,與之一同等著那個人。

這一切的一切,皆因“感恩”二字,有了它,沈柳銘立下的家規,才得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