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歲的時候,他就已經達到了明醫的層次,當然這其中有他師父的功勞,也有他自己刻苦鑽研努力的原因。
二十五歲的時候,他達到了天醫層次,成為那時候中醫學界公認的最年輕的天醫。
三十二歲那年,他達到了聖醫的層次。
當然三十多年前,中醫學界的體係還不像今天這麼完善,層次劃分本身就有點模糊和界限不明,當時聖醫這個概念,乃是一幫德高望重的前輩們,為了推出醫學界金字塔頂尖的天才,才製定出來的一套體係標準。
一開始聖醫暫定隻有幾人,但後來發現,華夏太大了,厲害的醫生很多。
於是在聖醫標準提出前,前輩們走南訪北,終於擬定下了以十二生肖為名的聖醫頭銜,並對之前的中醫學體係進行了一次更新完善,也對之前獲得天醫頭銜的人進行醫術上的評定。
最終,以蒼玄德為首的十二個聖醫,站在了最頂尖的位置。
故事到這裏,似乎並沒有什麼稀奇的。
在十二聖醫被評定出來後,醫學界進行了一場大挑戰,而正是這個挑戰,一舉奠定了十二聖醫不可動搖的地位,但同時也讓當時意氣風發的蒼玄德,留下了一個至今無法釋懷的遺憾。
原本的中醫層次劃分,是很模糊的,直到十二聖醫評定前,並沒有神醫這個層次劃分。
神醫正是那場挑戰大會中,被提出來的更高概念。
當時,聖醫概念在推行出來後,來自全國各地的醫生,對十二人進行了全方位的挑戰,簡單來看,這似乎是一場挑戰賽,但同樣也可以算是醫學界的交流盛會。
當時的聖醫們,擊敗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醫學天才和專家。
那時候的聖醫們,可不像現在這樣,一個個正值風華正茂的年紀,自然也都是年輕氣盛,說通俗點就是脾氣比較大,比較傲。
麵對別人的挑戰,聖醫們當然是當仁不讓,全都接下挑戰。
聖醫本身醫術高超,挑戰者自然絕大多數都不是對手,然而大千世界,總會有一些例外。
有一部分醫學專家的挑戰難題,卻讓當時的聖醫們無可奈何。
有人這才意識到,聖醫並不是真正站在醫學最頂端位置的存在,在這之上還有更高的境界。
可那時候的蒼玄德不服氣,畢竟三十出頭就已經站在了頂端層次,傲氣非凡,自然不可能接受自己有辦不到的事情。於是他挑唆了其他多名聖醫,不惜一切手段去解開那些醫學難題。
對於醫生來說,對醫學問題打破砂鍋問到底,不解開誓不罷休的精神是很可貴的,但是這是對醫學問題,換做對待人,那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
於是蒼玄德在內的幾個聖醫,走南闖北去尋找解決醫學問題的答案,結果在一次進入深山的行動中,有兩人中了不知名的毒。
當時他們都沒有能力解開毒,最後兩名中毒的聖醫死了。
這個結果,對於當時的蒼玄德無疑是個天大的打擊,他清醒了,意識到自己的醫術根本沒有達到醫學的盡頭,還差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