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曉丹的坦誠相待讓晏明感到自己是那麼的渺小,他衝動地握住曉丹的手,張開嘴卻發現自己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最終隻好難為情地鬆開了手。曉丹看著他的窘樣,笑得彎下了腰。
兩個人後來經常見麵,在一起也就是聊聊天說說話,談談自己的工作,談談人生感悟。當曉丹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會伏在晏明的胸前哭泣,而晏明則像個大哥哥似的摟著她,安慰她。晏明曾問過曉丹,為什麼會選擇自己作為知心朋友,有些話為什麼寧願跟他說也不跟家人說,曉丹的神情有些落寞,她告訴晏明:
“我從小性格內向,不善於交際,家裏親友大多不喜歡我,而是比較喜歡姐姐。姐姐活潑開朗,落落大方,而曉丹總是一副膽怯怯的模樣,喜歡縮在牆角打量著周圍的一切。父母親的偏愛讓年幼的曉丹更加內向,無論有什麼想法她都不願意跟家人說,當然,讀大學,工作,戀愛之類事情她也不會跟家人商量,她的父母至今不知道曉丹有沒有男朋友,他們似乎也不太關心這個,隻有母親曾問過她幾次,催促她趕緊找一個男人把自己嫁出去,像姐姐一樣早點生個孩子。不管母親說什麼,曉丹隻是點頭答應,至於做不做那是自己的事。總而言之,曉丹覺得自己活像個撿來的孩子,爹不疼娘不愛的,在姐姐的光環下,她活得一點也不開心。
工作之後的曉丹漸漸知道怎麼去跟別人相處,但和同齡人比起來還是顯得單純幼稚,這樣也就難免會得罪人。所以,除了大學時的幾個室友,她在單位沒有什麼好朋友,而幾位室友法學畢業後各奔東西,難得一聚,基本上都不聯係了,曉丹常常感到一個人很孤單很無聊。當她遇到晏明的時候,先是被他的外形吸引,接著被他的談吐折服,不是因為他知識淵博,而是因為他有著豐富的社會經驗,懂得人情世故,這一點正是曉丹最欠缺的。
跟晏明在一起,讓曉丹有一種安全感。她從小就沒有安全感,就連睡覺的時候都蜷縮著身子。也許是因為晏明比自己大十多歲,也許是因為他成熟穩重,也許還有其他曉丹自己也說不清的原因,總之,她喜歡跟他在一起。
兩個人最初隻是彼此好感,並沒有跟感情牽扯到一起。晏明覺得曉丹可愛,曉丹認為晏明風趣,慢慢地,這份情誼變了味,難怪很多人都不相信男女之間有單純的友情存在。當晏明眼睛裏燃燒著火焰吻住曉丹的唇時,她沒有拒絕,也沒有迎合,而當他的手在她的身體上逡巡時,她感到一種久違的饑渴,她知道,自己的身體需要釋放。那一晚,曉丹沒有拒絕晏明的要求,他第一次在曉丹的家裏住下了。
曉丹沒有問過晏明的家庭情況,晏明也從不主動提起,但是,在這個大學老師麵前,晏明感到有些自卑。他曾經告訴妻子若嵐,說自己大學畢業,若嵐信以為真,一度有些崇拜他,覺得他比自己強。其實,他根本就沒有跟若嵐說實話,晏明很清楚,如果告訴若嵐,自己隻有高中文化,若嵐未必會看得上他。沒錯,高中畢業,沒有考上大學,大學是晏明心中的一個痛。他做夢都想成為一個大學生,走進象牙塔裏,成為人人羨慕的高材生,但命運偏偏沒有眷顧他,高考落榜後,他曾在自己心儀的大學門口徘徊了很久,但終於沒有踏進去。鍾慶安和他不同,他高中成績很好,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大學。他與鍾慶安不是什麼大學同學,而是高中同學。若嵐一直被蒙在鼓裏。
麵對坦誠直率的曉丹,晏明如實告訴她:
“曉丹,你是大學老師,而我卻連大學的門都不曾進過。和你比起來,我基本等同於文盲了。”
曉丹看出了晏明的自卑,她微笑著說:
“文憑不代表什麼,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我一直都這麼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