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 第一百四十章 拯救詩人(1)(1 / 1)

45歲 第一百四十章 拯救詩人(1)

李靜宜常常想,吳江水在市國資委二度下崗後,對其原本保留不多的自信和勇氣是極大的挫傷,是不是世界觀就此崩潰也未可知。否則,一個心智正常的人如何對詩歌如此癡迷。一日兩餐,沒日沒夜地伏案疾書,大有三個月橫掃詩壇的意味,原來一周兩次的性生活銳減到一月兩次,且時間由半個鍾頭縮減到半分鍾。與他生活二十年了,從未見他有詩歌方麵的天賦。唉,哥哥,你愛好詩歌也太晚了些吧,早幾十年,比如七八十年代,那是詩歌紅火的年代,或許,你也能衝出一條血路,驕傲地弄頂詩人的帽子戴戴,糊弄個把文學女青年以身相許應該沒有問題。現如今,誰還寫詩?--誰還好意思寫詩?誰還看詩?--誰還好意思看詩?

不會是身體某部位病變的先兆吧,比如腦積水,腦癌。谘詢校醫說,如果病變組織壓迫了腦細胞,什麼激素猛分泌,神經猛刺激,會叫人亢奮和產生幻覺,理智馬上潰堤,不由自主地就吐露出詩的語句。唉,哥哥,平時對你是不是太刻薄了些,逼你走岔了人生之路。你是個好人,好公民,好丈夫,好父親,好兒子,好兄長,好下屬,好領導--哦,不,四十五年過去了,不幸的是,你還沒有做過一天領導,最好的好人,沒有野心,沒有貪欲,本分老實,善良恭順,堅決執行一個蘿卜一個坑自己耕種自己一畝三分地的最高指示,過超低碳生活,一點不浪費地球資源。那要是放剛解放那會兒,絕對極品。現在呐,現在就不行了,時代不同了,商場逐利,官場傾軋,你不信我,我不信你,抓到錢就是大爺的時代到來了。落伍了,過時了,下崗了,這是你這種人的宿命。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

不行,要拯救,從靈魂深處拯救。

詩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詩筆,立地成我的夫。

刻不容緩,校長助理李靜宜女士拯救詩人吳江水先生的行動今夜打響。

“你愛好文學我不反對,這是高尚的愛好,我也算個文化人,懂這個道理。關鍵是,你不能這樣愛好文學呀。你看,早餐啃兩個饅頭,午餐免了,晚餐吃一碗麵條,一天到晚寫詩寫詩,也沒見你寫出什麼高級詩出來。你照照鏡子看看你的尊容,啊,眼窩深陷,顴骨高聳,一頭亂發,胡子拉紮,雙目呆滯,陽痿早泄,再這麼寫下去,大限將至,駕崩不遠,真要成‘屍人’了--”李靜宜癟癟嘴,眨眨眼,要開哭的樣子。

“屍體的屍還是詩歌的詩?”吳江水敏感地尖聲問。

“屍體的屍!--你別打岔!你……你……你愛好點別的行不行?比如廚藝--南北大菜,滿漢全席。比如按摩--瞎子按摩,穴位按摩。再不濟,你愛好個家庭裝飾,插個花,養個草什麼的。你為什麼獨獨愛好要命的詩歌?詩歌有什麼用?能換饅頭吃?能解決你的下崗問題?詩歌是那些吃飽了飯沒事幹的大學教授們寫出來怡個情養個性詠個誌什麼的,你說你一個下崗職工工作還在九霄雲外,湊哪門子熱鬧,沒那本事打腫臉充胖子硬往詩壇裏擠,寫的什麼屁詩?”李靜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說。

“詩者,感其況而述其心,發乎情而施乎藝也!是一種闡述心靈的文學體裁。而詩人則需要掌握成熟的藝術技巧,並按照一定的音節、聲調和韻律的要求,用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高度集中地表現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你一個中學英文教師,不懂,不懂!”吳江水微微笑著,搖頭說。

“用處,你說,你寫的這些詩有什麼用處?”李靜宜作垂死掙紮狀,說。

“用處大得很,我可以抒發自己的感情,我可以闡明自己對人生的看法,我可以……”吳江水侃侃而談。

“可是,文藝要為工農兵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你為你一個人服務有什麼意義?”

“對,你這個問題很尖銳,也正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我現在在抓緊時間修改我的詩作,準備向出版社投稿,出版了算了,我要讓更多的人讀到我的作品。”吳江水激情高昂地說。

“你算了吧,就你這破詩,‘今夜我不關心自己,我要關心人類’,不把編輯笑死就好,還出版?”李靜宜譏笑說。

“你不懂,真的不懂!”吳江水苦笑,大有文學大師不屑與愛好者辯論的態度。

見半天的拯救行動失敗,李靜宜惱羞成怒,一把抓起桌上吳江水的詩稿,瘋了般向空中撒去。紙頁雪花一樣飄落。

“詩人!今晚不能熬夜,到床上挺屍去!”李靜宜河東嘶吼。

吳江水一愣,蹲下,默默地一張張拾起紙頁,嘴裏嘟囔說:“你褻瀆我可以,怎麼能褻瀆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