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 第一百一十三章 禮金糾結
陳書記的兒子定在本周六結婚,雖然沒有印發紅頭文件,但是人人都明白,這是近期市國資委的頭等大事。
陳書記已很少露麵。結婚是一件令家長幸福的頭疼的事情,你要聯係婚車,你要聯係酒店,你要印製請柬,你要采購家電,你要核算收支,工作繁複不亞於三峽水利樞紐,這多半是一個係統工程,是需要很多複合型人才的加入。有條件的家庭完全可以臨時成立一個結婚管理委員會,下設資金管理科,物資采購科,人員接待科,請柬發放科等等。
送禮是一定的。中國是禮儀之邦,而這禮,對婚喪嫁娶,乃至喬遷新居小兒滿月犬女考取三流大學等等一堆的人生大事,絕非虛無飄渺的五講四美之類的禮貌語言或西洋人的鮮花巧克力之類的心厭禮物,而是,禮金。金者,古代就是黃燦燦的金子和白花花的銀子,現代就是票子人民幣是也,未來是否會發展成個人支票或電子轉賬,耐心等待五十年再說。
送禮是個人的事,自己看著辦,就不搞科裏統一行動,一刀切了。徐美嬌說。
那是,那是。吳江水心曰,自己是名臨時工,地位低下,“媽你”窘迫,送禮這件大事如果搞平均主義式攤牌,那豈不是要趕鴨子上架?烤蚊子腿下酒?
禮金送多少,這真是個糾結的問題。
“一百?”,你打發乞丐呀。那是陳書記,市國資委的二當家,自己下崗生涯的終結者,在古代就要一生叫“恩公”的,拿一張票子想蒙混過關,自己吃了豹子膽,難道想二次下崗?
“五百?”,按本市目前市場行情,考慮剛剛公布的上月CPI指數,應該拿得出手的,也應該與自己的身份相符。隻是,陳書記的兒子要很久結一次婚,陳書記這樣的家庭大事,對自己這樣的平頭百姓來說,不啻於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翹首期盼久矣,機會來了,要抓住,要扼住命運的咽喉,貝多芬不是這樣說的麼?
“一千?”,差不多是三分之二月的薪水,心疼是心疼,那要看多少份改製報告啊。可是,別忘了,你對領導小氣領導一定會對你加倍小氣,你對領導大方領導一定會對你加倍大方,你的錢袋子握在領導的手裏,這樣的官場潛規則還不懂?對,就一千,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舍不得按揭買不了房。可是,還有一個問題,自己一個臨時工送一千,徐美嬌,葉勤勤兩國家公務員會送多少,不會大幅超過她們吧?如果那樣,討好了陳書記,得罪了徐美嬌和葉勤勤,我的個神,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禮金送多少,這真是個糾結的問題。
這種秘密的心理活動,商量的人兒就一個,老婆李靜宜。
“我看一千比較合適。陳書記這棵大樹你要想盡一切辦法靠上去,你到國資委不久,沒有一點根基,陳書記就是你在國資委長期生存下去的保障。”李靜宜嚴肅分析說。
“嗯,有道理!精辟!”吳江水品味品味李靜宜的話,一拍桌子,大以為然的搖頭說。
“官場這一套,你不知道的,那是一門學問。”
“可是一千多不多?會不會超過徐美嬌和葉勤勤?”吳江水的第二個糾結問題。
“超過徐美嬌不太可能。你想,徐美嬌還等著陳書記幫忙,做提拔副主任的美夢呢。這次陳書記兒子結婚,下手一定會狠一點,豈止一千?你要知道,禮金不是賄金,多少屬下企盼著上級家裏有點婚喪喜事,好光明正大地送禮呀。至於葉勤勤嘛,超了也就超了,料想不會跟你一個臨時工計較,這女人誌存高遠,不是你們區區國資委可留住的。”李靜宜耐心分析說。
“老婆大人,你太有才了。”吳江水真心佩服。這樣的官場學問,自己這點也就比腦癱高點的智商怎能分析得出來。
“別舍不得投資,沒有投資怎麼有回報?男人嘛,要大方點,別小家子氣。”李靜宜教育學生的口氣出來了。
吳江水攬過李靜宜的臉龐,一頓美軍戰斧導彈一般的狂吻。
禮金送多少,一千元人民幣,這真不是個糾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