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懺悔曲(2 / 2)

“略有耳聞。”我老老實實說出了實情,“不過這首歌跟黑色星期五有什麼關係呢,不會...”我驚恐地頓了頓,“不會你剛才播放的這首歌就是黑色星期五吧?”

“那倒不是。”女鬼掀下了鬥篷,用兩個蒼白的眼珠定定地看著我,在我因為她說剛才播放的歌曲不是黑色星期五而有所鬆懈時,她接下來的話又讓我的整顆心都懸到了嗓子眼。因為她說,“雖然不是黑色星期五,不過也相差不了多少。”

“這話怎麼說?”出於深深的驚恐,我的身子開始不自覺間往石桌的方向移動,妄圖找個安全的庇護點。

“咳咳。”女鬼劇烈地幹咳了兩聲,然後淡淡的說,“要把這個問題解釋明白了,得到從音樂的起源說起。在人類還沒有產生語言時,就已經知道利用聲音的高低、強弱等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情了,這就是音樂的誕生。隨後音樂廣泛流行於人們的生活中,成為人類現實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表現。

音樂可以用來表達喜悅、平靜,當然也可以用來表達哀傷幽怨。當音樂的詭異已經超越了它原本的和諧和優美,這些樂曲就開始吞噬人們脆弱的內心,使人情緒萎靡、悲傷,甚至引發一場場命案。因此,這樣的音樂問世之後,又不得不銷毀歌譜和樂稿,有的還被全世界禁播。

有三首曲子被世界公認為魔性禁曲:《懺悔曲》、《第十三雙眼睛》、《黑色星期五》它們讓人產生無法自拔的恐懼感,這無異於黑色的旋律,死神的彈奏。”說到這,女鬼停了下來。

“所以你的意思不會是,你方才播放的,是這三首禁曲中的其中一首吧?”我想如果我此刻隨身攜帶了鏡子的話,絕對能看到自己呆愣到幾近麻痹的表情。

畢竟,雖然原本的禁曲我沒聽過,關於他們的傳說倒是聽說了不少。

世界上,有許多音樂是完全不能去觸碰的,一旦逾越,就會因為受到其間的詛咒而付出生命的代價。

而如果,我剛才聽到的,正好是其中一首的話,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已經被詛咒了,這讓我不由得開始驚慌起來。

“沒錯,你剛才聽到的,正是傳說中赫赫有名的《懺悔曲》。”女鬼淡淡地說,在我幾乎想要暴走的時候,她的話又讓我的恐懼得到了舒緩,“不過你放心,你不會受到其中的詛咒,因為我剛才給你聽的,雖然是《懺悔曲》,不過是降了好多個調之後的。而且,這不是原作者親自彈奏的歌曲,你是不會受到任何生命威脅的。”

難道保命符不是我特殊的陰間代理偵探身份嗎?女鬼的回答讓我感受深深的放鬆的同時,也生平第一次開始懷疑起自己這層特殊冥界身份的意義起來。

不過這種懷疑持續的時間並不長,因為在兩秒後,我決定掏出手機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每首歌曲都有著自己背後的故事,特別是這種能被列入世界禁曲級別的,就更是意義不凡了。

既然如此,我何不百度看看《懺悔曲》背後蘊藏的內涵是什麼呢。

說實在的,我王大可雖然混了個還算體麵的大學文憑,但讀書多年來,卻隻聽說過盧梭的懺悔錄,而從未聽說過什麼懺悔曲。

我想或許是我比較音癡的緣故吧,反正,無論如何,我是都不會輕易去承認一切源於無知的,我才不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孤陋寡聞的人。

雖然我此刻被隔絕在一個說不清楚次元的時空,但神奇的是,強悍的4G依然還可以發揮它偉大的作用,我想,或許這就是衛星的強大之處吧。

所以,三秒後,百度百科上彈出了有關《懺悔曲》的親切足記:《懺悔曲》又名《惡魔曲》,作者為美國人,在其編成曲子後身亡。原本是作為贖罪的宗教曲,希望人們為此而懺悔過去和罪惡以得到神的寬恕。然後,這首曲子卻引起千人相繼死亡,他們聽了這首音樂之後選擇的是最簡單粗~暴的懺悔方式——自殺。

非常唯神主義的信息,而且,似乎這些太過明了的信息並沒有多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