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大清的那段日子 前言(1 / 3)

叫板大清的那段日子 前言

作為一位每天擠公交地鐵上下班的奔波一族,要埋頭去寫久遠的古代人物,實在是讓我覺得有些距離太遠。但是,每當看到電視、報紙、期刊等等上麵那些永不謝幕的人物,特別是占著舞台總也不下去的什麼康熙、乾隆,什麼紀大煙袋、劉羅鍋、和紳,最後多爾袞、康熙他奶,等等,都也紛紛跟著沾光,家喻戶曉成了熒屏長青樹,長生不死。皇阿瑪、八阿哥、五貝勒、大格格都成了剛學說話的嬰兒的口語啟蒙詞彙,比叫爸爸媽媽還要流利。書店地攤更不消說了,十幾年來到處都是什麼曾國藩家書、紅頂商人胡雪岩、張之洞、李鴻章等等,充斥了一切,真讓我感到有些窒息!

這些早就被掃進曆史垃圾堆,我不知道對中華民族到底做出了什麼貢獻的小人物,如今卻一個個跟服了還陽丹一樣,陰魂不散,回光返照,光耀千秋,被無數的眾生懷念著、推崇著、演繹著……

作為政府喉舌的央視,以肩負弘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先進文化的使命自居,竟然卻在粉墨登場的《康熙王朝》中,為這個獨夫民賊歌功頌德,塗脂抹粉,尤其以年年在各大衛視中輪流播放的那首主題歌詞“我還要再活五百年”,最讓我感到詫異!難道現代的中國,還在為幾百年前早已死去的兩手沾滿了無辜者鮮血的劊子手祝壽、悼念?希望他萬壽無疆,從耗盡無數民脂民膏為他修建的奢侈的墳墓裏爬出來再奴役現在的中國?隨便哪一天他神經過敏有一絲不高興,我們這些老百姓就被他下令砍頭,或者滿門抄斬?並且讓中國人再次按照他的荒謬要求,剔光半個腦門,後麵拖一條豬尾巴,對他繼續三拜九叩,嘴裏高喊:“奴才給陛下請安!”一直到五百年以後?難道偉大的辛亥革命錯了嗎?秋瑾、徐錫麟這些革命先烈,以及長眠於黃花崗的72烈士,死的毫無意義嗎?

這個世界有時侯真是令人感到奇怪,一邊在自我虛幻的“康乾盛世”裏沉迷不已,一邊在洪鍾大呂般聲震四野的為滿清統治者沒有活夠500年而捶胸頓足?難道中國人的奴性根深蒂固?以至於我差一點以為,我穿越了曆史,活在了專製愚昧的滿清王朝。

說起來其實電視、小說等本來就是個消遣,人家愛演,也有人愛看,無可厚非,可是,就像噪音超過一定分貝,會讓周圍本不相關的閑人也不得不提點意見一樣,對曆史早有定論,劣跡斑斑、連給它最後守靈的溥儀都在晚年予以強烈譴責和唾棄的滿清集團,其腐朽、殘忍、愚昧,在中國曆史上完全可以說是空前絕後!可不知為什麼,這連續多年來,卻有一大批教授專家、學者名人為滿清僵屍招魂,對腐朽凶殘的專製集權體製的讚美與崇敬之情,溢於言表,並為此大造輿論,在人數、規模、氣勢上實在超前,再過幾年,真有可能會把康熙、乾隆這些封建暴君歌頌為全國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偉大領袖、政治家,一心為國為民的人民公仆了!即使慈禧太後、張勳和康有為等人在世,麵對今天滿清複辟的大好形勢,恐怕也會喜極而泣,難以置信了!

曆史是不應該篡改的,曆史可以被寫得好看,但不能僅僅隻是為了好看,因為它不是笑話小品,不是一個純粹拿來娛樂的對象,可以隨意扭曲,來供人們取樂消磨時間。它是一種藝術,是一種極其嚴肅的藝術,以便讓我們分清什麼是黑,什麼是白,因為它沒有誕生於幻想,而是被一代一代的人類用鮮血和痛楚的淚水所寫就的真實,是人類在腥風血雨中生生不息的對信念和理想的不懈追求。我們可以戲說,可以評論,但不應該歪曲我們祖先用成千上萬具屍骨所堆積起來的遺產,那就是人類的正義、善惡、是非!

我不想扯的太遠,就以跟銀屏上長生不老的那些主人公們所處時代最近的曆史人物——鄭成功來作為刻畫對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