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鶴深知這個項目的政治利益,遠遠高於經濟利益,如果拖的時間太長,對中醫的宣傳效果將大打折扣。
他冥思苦想,忽然,腦海當中閃過一個想法。
他現在是帝都中醫協會的會長,這個身份能利用,為什麼不用?
“劉老哥,這就需要你的幫助了。”
劉振訝然,“我能幫什麼?我又不懂中醫。”
“你這個衛生局長,說話可比我這個會長好使多了,我打算從中醫協會選拔青年骨幹醫師,抽調出來,充到光華醫院裏麵,我相信那些中醫世家,肯定有很多優秀的人才,每家出一到兩個,彙聚起來,那可就不得了啊。”
劉振眼睛一亮,對呀,他怎麼沒有想到?
中醫協會裏麵大大小小的世家有幾十個,每家出一個人,這可就是幾十人呀。
“還是你小子腦子活,我就知道跟你商量一定會有辦法。”
沈鶴微微一笑,“劉老哥,你就別給我灌迷魂湯了,我倒是覺得不如趁這個機會搞一次中醫宣講活動,反正,我這個新會長上任之後,還沒有正經搞過一次活動。”
“你小子別賣關子了,快說說,具體你想怎麼做?”
“當然是從娃娃抓起,我打算在協會當中成立一個宣講團,就以帝都的高中初中,甚至是小學為試點,派人前往宣講中醫知識,當然,我可不會教這些小孩子學針灸,倒是可以把一些簡單的中醫知識灌輸給他們,一來,可以培養他們的興趣,二來,也可以推廣中醫。”
劉振狠狠的一拍大腿,“你小子天生就是個管理者,我果然沒有選錯人,你放手去做吧,我來聯係教育部,讓他們配合咱們的工作。”
沈鶴之所以告訴劉振,就是讓他幫這個忙。
沈鶴此舉真可謂,功在千秋。
現在把基礎打好,將興趣養成,或許20年後,這些孩子裏麵,會有人選擇中醫作為終身職業。
哪怕100個人當中有10個人有這種想法,這10個人當中,隻有1個人付諸行動,這麼算下來,也會為中醫攢下不少火種。
“我們這一代人,不能局限於眼前,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要有長遠的打算,中醫若想興盛,必定要讓更多的人喜歡中醫,選擇中醫,我們從娃娃抓起,未來10年,20年之後,將會有一批新生代的力量,長大成人,投入到中醫事業當中,到那時候,將是何等的景象。”
劉振眼神當中,不免出現了憧憬。
不得不承認,沈鶴這個想法,很有前瞻性,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能一蹴而就,如果上一代人做好了基礎,那下一代人就可以獲得收獲。
這就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劉振是一個實幹家,他馬上收拾東西,邊走邊說,“這個提議太好了,我正愁開會沒有提案,現在有了,我馬上回去整理,爭取這次列入發展計劃當中,我很有信心,小子,你也要努力。”
沈鶴看著劉振的背影,暗暗念叨,我一定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