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感傷西行之回到動物去 第三十章井裏的秘密
大旱缺水,自來水停止供應,人們齊集到一口井邊挑水喝。人們排隊等候擔水,嘴裏說著罵娘的話。
“這日子還怎麼過呀!媽的!竟然淪落到挑水喝的地步。”一個穿著講究的城裏人罵道。
“老天爺怎麼不下場大雨呢?”另一個人鬱悶地說。
“我排了一天的隊了,眼看天就要黑了,還沒輪到我們。老婆,你去休息一會,我在這裏排隊。”一個農民跟他的老婆說。
“這要等到什麼時候啊!他奶奶的!什麼天日啊!”一個小夥子極不耐煩地說。
“這種事在古時候常有啦!擔水吃飯是每天的一件大事。幸好還有一口井啊!否則真不知怎麼辦呢?”一位老大爺說。
“如今這年頭,啥事都要排隊,銀行取款要排隊,食堂吃飯要排隊,喝一口水也要排隊!什麼鳥天呀?這麼悶熱!”一個禿驢罵道。
羊A和鴿子路過這口井時,看到排著長隊的人們,於是坐在路邊休息。
“我去要點水。”鴿子拿出水壺說。
“小心點,多說兩句好話。”羊A吩咐。
鴿子來到井邊,看到挑好水的人,請求分一壺水,好說歹說,總算要了一壺。
“太渴了,這井水真好喝。”羊A喝了一口井水,長舒一口氣。
“這點幹旱算啥呢?你們知道六十年代的幹旱饑荒年嗎?那時由於幹旱缺水缺糧,人們吃完土豆還要把土豆皮撿起來,曬幹後留著沒糧時煮著吃。我大哥那時都舍不得穿鞋子,經常赤腳走路。”一個看起來隻有五十多歲的男子說。
“你們不知道蘇武當年在匈奴怎麼生存下來的吧?蘇武北海牧羊,吃草根吃野鼠吃皮帶,就那樣堅持下來。”一個戴眼鏡的老年人說。
“我們武功縣就是因為蘇武而得名的,這是盡人皆知的事。”另一個中年婦女說。
“我們要發揚蘇武精神,抗旱保豐收。”看起來有點像領導模樣的人說。
“對!對!雖然幹旱,但是我們的曬煙長得還是挺好的。”一個農民說。
天色漸漸昏暗,擔水的人們也漸漸散去。走了一天的路,羊A覺得渾身疲乏,就對鴿子說:“鴿子,今晚我們就在井邊睡吧!這裏涼快一些。”
井的四周倒是草木茂盛,還有一條水道,水往低處流去。羊A和鴿子看到一塊大石頭,就在大石頭後麵躺下,蓋上夜幕,昏昏睡去。
夜深人靜,突然有兩個人來到井邊,舀起井水,痛快地喝了一番。
其中一個人說:“你看,井裏麵怎麼會這麼亮?”
另一個人興奮地說“哎,這井裏有寶,莫非是一大塊金子。”
“可惜這井太深了,真是水中望月,可看而不可得啊!”
說完話,兩個人就走了。
誰知這話讓鴿子聽到了,鴿子推一推羊A,說:“大哥,你剛才聽到沒?有人說井裏麵有金子。”
羊A突然也來了精神,說:“走,我們去看看。”
果然,井裏的岩石上金光閃閃,在黑夜裏也十分耀眼。
“我跳進井裏去,把它拿上來。”鴿子說。
“你不想活了。”羊A詫異地問。
“大哥,你忘記了,我會三十六變,我變成一條魚,下去看看。”鴿子得意地說。
“是嗎?太好啦!”羊A高興地說。
清澈的井水透心涼,鴿子轉眼之間就成了一條魚,在井水中遊起了泳,順著亮光的地方遊去,果然在岩壁上發現了一枚金簪,卡在石頭縫中,鴿子費了好大勁才拔出來。
跳上井,鴿子恢複了原形。十分漂亮的金簪,不知如何失落到井裏?莫非很久以前一位貴婦人投井自殺?還是有人謀殺了一位貴婦人?抑或一個貴婦人在井邊不小心掉了一枚金簪?一個貴婦人來井邊幹什麼?想這些有什麼用呢?重要的是這枚金簪值多少錢?羊A掂了掂,這枚金簪大概有二兩重。要不明天就去武功縣的當鋪裏當掉算了?不行,為了保護夜明珠,絕對不能惹人注意,還是扮乞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