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感傷西行之回到古代去 第三十二章 拜訪馬先生2(1 / 2)

第一卷 感傷西行之回到古代去 第三十二章 拜訪馬先生2

1936年2月偉大的毛主席在清澗居住了十九天,他站在高高的黃土高山上,望著黃河,寫下了氣吞山河的《沁園春﹒雪》,江山如此多嬌引來無數英雄競相折腰,千古風流人物隨黃河的波濤滾滾而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傅有全曾經為清澗題詞為“傳奇縣”。清澗靠近黃河,地勢險要,千溝萬壑,山上到處是紅棗樹,在黃土地上長得鬱鬱蔥蔥,樹枝挺拔堅韌,渾身有刺,紅棗個大肉厚,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每家每戶光紅棗一項收入就非常多,一畝紅棗林頂好幾畝經濟作物,清澗農民靠紅棗脫了貧,發了家,致了富。

小翔拿著任先生給他的推薦信,在清澗城裏到處訪問,終於找到了清澗經濟學院。不巧的是馬先生已經退休在家,不再是清澗經濟學院的校長。小翔在辦公室打聽到馬先生精通文學、曆史、哲學和經濟學,在清澗經濟學院受到許多老師和學生的愛戴,後來被眾多老師推舉為校長,在任期間他廣施仁教,重用正人善士,盡心盡力,培養了一批有德有才有識的學生,他的課富有朝氣和活力,充滿了雄辯力,很受學生歡迎。現在雖然退休在家,他仍然發揮著餘光餘熱,主動提出親自帶幾個才質聰明品德良好的學生,優材優教,為社會盡最後一點力量,得到了新校長的同意,新校長於是就把經濟學專業的幾個研究生給了馬先生,由他親自教育。馬先生雖然身體不錯,但這幾個研究生考慮到老師的健康,每次聽課都到他家裏去,他家離學校也不遠,十分方便。小翔把推薦信遞給辦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員,這名工作人員客氣地告訴了他馬先生的住址,並指示他如何去找,小翔道謝而去。

高大的楊樹幾乎遮住了樓層,太陽透過樹葉間的縫隙照在林蔭道上,樹林茂密,鳥兒在樹上嘰嘰喳喳唱個不停,在樹林深處找到了馬先生的住處,他住在二樓。小翔按了門鈴,一位頭上略有幾根白發的女士開了門,想必是師母,小翔禮貌地問道:“您好!這是馬先生家嗎?”這位女士點頭示意,請他先在客廳裏坐一下,馬先生很快就回來。

客廳整潔優雅,簡單而又含蓄,古樸而又富有現代氣息,這是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有臥室有書房,還有一間是養氣房,客廳的正中間掛著一個大字“仁”,一個老先生進來了,年紀雖老但容光煥發,精神矍爍,神采奕奕。小翔問好示禮,馬先生問他有什麼事,小翔把推薦信遞給馬先生,看完信後馬先生微笑著說:“我現在不當校長了,退休在家,暫時帶幾個研究生,既然任校長拜托我教你經濟方麵的知識,你就跟著他們一起聽我上課吧!”

小翔聽見什麼研究生,他也不懂,反正馬先生肯收留他,他就很高興了。“你有地方住嗎?”馬先生接著問。小翔回答說沒有。

馬先生說:“既然任先生推薦你跟我學,任先生又是我平生最敬重的人,我會好好待你的,你就住我家吧!”

小翔想到能跟馬先生學習已屬不易,又要住在他家打擾他,心裏實在過意不去,幾番推辭,馬先生誠心誠意,主意已決,小翔也心想恭敬不如從命,連忙道謝。師母姓柳,柳師母把他安排到養氣房裏住,養氣房挺大,有一張床放在一個角落,房裏很空,牆上掛著養氣練功的圖譜,小翔也看不懂,隻覺得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