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感傷西行之回到古代去 第二十章 綏德大學5
第二天上午學校組織新來的幾十名學生上課,說是上課也並非正式上課,隻是介紹一下學校的一些情況,好讓學生很快地熟悉環境,適應新的生活。來上課的正是昨天的公孫先生,他緩步走上講台,簡單地說歡迎新同學加入綏德大學學習!然後他讓其中一個學生發給每人一本手冊,名叫《大學》。
公孫先生說他就是解釋一下這本小冊子,大學就是有大誌、有大度、有大師、有大人的學校,所謂大誌就是學校要胸懷大誌;大度就是學校要兼容並包;大師就是學樣要有名師和高師;大人就是德才兼備的人。
公孫先生說:學校的辦學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大人和有用之人;學校的辦學宗旨是格物、致知、立德、立言和立功;學校的教學方法是啟發誘導、教學相長、問答討論、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和學思結合等等。公孫先生又講了學校的收費製度和管理方法,收費製度是富人多收、窮人少收、無產無業者不收;管理方法是學生自治。學生們對此提出了一些問題,公孫先生都耐心地作了解答,學生們都很滿意。
接著公孫先生講到學校的考試方式,他說:“格物類學生采取動手實驗法,致知類學生采取讀書報告法,立德類學生采取修養評價法,立言類學生采取展示作品法,立功類學生采取實踐考評法。”公孫先生對各種考試方法都做了詳細闡述,直到學生清楚為止。總之學校是不用考試的,不是根據你一張試卷考了多少分來評定你是否優秀,這也是綏德大學的特點之一,據說是按照學以致用的原則推理製定的,注重的是學生的動手動腦用心和實踐的能力。
最後公孫先生簡單地說了一下畢業和就業問題,畢業是根據學生的平時表現和學習結果決定的,就業就更不用擔心了,學校培養的是大人和有用之人,不是書呆子和飯桶,所以將來是工作找你們,不是你們找工作,學生們聽了欣喜萬分。
下午,學校又組織新生到立德學院中庸樓201教室,據說是要進行簡單的思想教育,這是每批新生的預修課之一。還是那個學生,給大家發了一本小冊子,名叫《中庸》。
這次的老師是個陌生的麵孔,小翔不認識。他自我介紹說他姓曾,大家叫他曾老師便可以了。他說,《中庸》是所有新生預修的一門課,這門課雖然隻上一節課,也不考試,但對你們來說十分重要。中庸,對於你們來說做到這樣幾點就行了,不作太多要求:(1)不驕不躁;(2)不卑不亢;(3)慎言慎行;(4)不偏不倚;(5)不欺弱不怕強;(6)不無禮不過分。
曾老師針對這六點作了具體的解釋,還結合綏德大學曆史上發生的一些事情作為例證加以說明。講了半小時後,曾老師讓那個學生發給學生們一份表格,讓每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院係和專業。學校共有五個院二十八個係三百六十個專業,小翔填了立德學院論語係論語專業,因為他覺得自己是個缺德的人,另外這門專業由綏德大學的校長親自上課,所以小翔選了這門專業,不過他隻是想跟校長直接學習而已,沒有別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