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兒草 第九十章 母親身後事 世間冷暖皆看透(一)
農村有這樣一條不成文的規矩,為人媳婦的家裏的父母故去後,要回婆婆家去“行孝禮”,就是回去給當婆婆的叩個頭,婆婆自然就會知道媳婦的娘家出了喪事,會安排人去吊唁,還要有人去照顧媳婦、孫子。
袁晗姐妹幾個為母親淨了麵、換了衣服用後,大姐雲楓安排幾個公婆健在的妹妹回去給婆婆“行孝禮”。
野外的大道上,袁晗再也忍不住,放聲哭了起來,簡直像夢一樣!她為母親唱歌恍然是剛剛才發生過的事情,此刻卻是陰陽兩隔,她已在回去給婆婆邢行孝禮的路上,生命就是這樣脆弱,母親就是這樣在她還沒來得及去回報的時候已然永遠的離開!
早知道這樣以前的事情再苦再難她也不該向母親傾訴!早知道這樣她就該利用一切時間,盡所有的能力去孝敬母親!早知道這樣她就該強顏歡笑,把淚水咽進肚子也不讓母親受一點委屈!她所有的後悔伴隨淚雨滂沱。她甚至擔心自己在母親臨終前唱的那兩首歌,會不會給離去的母親平添更多的牽掛!
然而,世上是沒有賣後悔藥的,這個看似淺顯的道理人們幾乎都在經曆了痛苦和錯誤後才會明白。
袁晗一路想一路哭,在浩然的陪同下進了婆婆家的院子。
浩然的母親聽到院子裏有人就從東屋探出了頭。
“我媽媽她···”
沒等婆婆邁出門檻,袁晗一下子跪到婆婆麵前,頭深深地埋下去貼近了地麵,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快起來,孩子。”浩然的母親慌忙邁出門檻,伸手拉起袁晗。
“你媽媽她···這,這,怎麼這麼快?”
對親家母的故去她雖然先一天晚上從浩然的匆匆趕過去中有所覺察,但見媳婦跪到了麵前,還是有些沒法相信。
“別哭了孩子,保重好你的身子最要緊,不管怎樣你一直守在你娘的身邊,也算盡了孝心。”她拉著媳婦的手十分誠懇的安慰著。
袁晗頭也不抬的隻管哭著。
“孩子,我知道你難過,我也經曆過這一回,知道這滋味,今後我就是你的親娘,咱們就是親娘兒倆。”看到媳婦的樣子,浩然的母親想到了自己同樣去世很早的母親,心裏也泛起了陣陣的酸楚。
“孩子,你別哭了,我交代你幾句話。”她忽然想到了什麼,拉著袁晗的手勸她莫哭。
在她們這兒老人去世後有“扛柳棍”、“摔老盆”一說。
就是在逝者下葬那一天,會有人去樹上砍一枝柳木,由這家的長子放在肩膀上扛著。
等棺木抬到十字路口親人依次進行祭拜,祭拜完畢,再由長子將一個燃盡了冥幣的小瓦盆摔碎在棺木前麵。然後棺木進地下葬,墳墓堆起後,再將那根柳樹枝子插到墳頭前,最直接的說法是將來子孫後代上墳燒紙有個標記,從另一個方麵來說人死後有人“扛柳棍”、“摔老盆”證明家裏後繼有人。
住在這個地方這兩件事情可小看不得,不是自己的父母誰也不會去幹這些事情,然而誰幹了這些事情將來逝者的家產就是他的,但是按照風俗這個人百年之後要安葬到人家的墳邊。
浩然的母親作為上了年紀的人深知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她明白親家母家裏沒有男丁,到時候就這兩件事情就會成為難題。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從親家母的侄子裏麵找合適的人選,親家母並沒有什麼家產,誰幹了這兩件事明擺著就是把自己過繼給了老人當兒子,還要從名義上擔負起贍養袁晗父親的義務,到時候被選中的侄子如果不明事理肯定會有微詞,惹得親家心裏難過,孩子們也要對那個辦了這兩件事的人感激不盡、低三下四的。
浩然的母親為人嚴厲、思想守舊,這一次她卻拉著媳婦兒的手再三叮嚀:“小晗,你聽我說,到時候那柳棍真的沒人扛,老盆真的沒人摔,你就去扛,去摔,犯不著去央求別人,你放心,我不會計較這件事情。我的思想沒那麼不開化。”
“媽。”袁晗驚訝又感激的看著婆婆。她沒想到一向保守的婆婆會講出這樣的話。
從小的耳濡目染袁晗也是知道這些風俗的重要性的,她嫁入易家按道理是絕對不能再去袁家辦這件事情,以後的擔當會有很多,說不清會和娘家將來很多的事情扯上聯係。而浩然作為婆婆家的長子,也會被大家看成“倒插門”女婿,對易家而言是十分沒有麵子的。
“沒事的,小晗,到時候就按我說的辦。記住:別去求告別人,向人家低頭的事情咱不幹。”浩然的母親看著媳婦質疑的神態,把話又重複了一遍,十分肯定地說。
是的,畢竟是一家人“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呢。她可不容許自己的媳婦在外麵受委屈。
關鍵的時候,一家人始終是近的,這個道理不信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