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
如龍?
顧衝目光思索。
這一刻,顧衝忽然有了領悟。
“心學之道,在於致本心。”
“隻要人人能致本心,順著無善無惡的良知本心行事,那人人都是君子,人人都是聖人,人人如龍。”
“而人人能致本心,則天地眾生之心同心,這就是天道。”
隨即,他想起易經的第一句。
“天之道,君子以自強不息,這便是指眾生,都應該努力追求自我的完善,補全自性,見證本心,才能見到天道的真麵目。”
這就是人人如龍、自強不息的真意。
也是心學的經義。
心學包容萬物,易經自然也在其中。
顧衝繼續推演:“人人如龍的宏願達成,是指眾生都圓滿自性後,會形成天下大同之勢,也就是把眾生意念都擰成了一股繩,這,不就是天道之力。”
天道,本就是世界之內眾生之意識思想的統合體。
也是他心學追求的天地宇宙之心。
眾生肉身是世界的一份子,眾生靈魂,是天道的一份子。
人人如龍,也就是讓人人都圓滿自性。
天道是斯人,斯人卻非天道。
天道是眾靈。
隻有眾生都覺悟自心,才能顯出天道。
所以,最後要到達彼岸,不僅需要自身的修行到達小千世界的巔峰,還需要有著小千世界的本身幫助,才能辟開苦海,到達彼岸。
經過這次嚐試打破世界壁障的經驗,再有幾道靈機,顧衝通過玲瓏道心,推演出了彼岸的秘密。
顧衝露出思索:“原來,彼岸對我來說,最容易。”
原來,這就是彼岸之秘。
陽神世界之中,曆經一個紀元,才誕生了洪易這麼一個紀元之子,背負了一個紀元內的所有希望,同時達到了粉碎真空和陽神之境。
可即便是如此,到了大結局的時候,洪易也隻是壽元超出了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捱過了紀元之壽,隻是無限的接近彼岸。
沒能真正的超脫出去。
大結局的時候,洪易推開小樓,又是一個紀元。
他的確是已經超脫了紀元之壽的限製,天地死而我不死。
但,即便他活到了第二個天地重新開辟的第二個紀元,依然還被困在苦海之中。
壽登岸了,人卻沒上岸,一半身子還在海中,隻能是無限接近。
要想完全上岸。
洪易就必須要等待人人如龍的宏願完成,才能借助世界天道之力,渡過苦海,到達彼岸。
如此,可見到達彼岸,登天而上的難度。
但,顧衝與洪易不同。
他與任何一個小千世界裏的人都不同。
洪易還需要完成人人如龍的宏願,讓人人回歸本心,做到天下至善,才能讓天道顯形,利用世界天道之力,將他送到彼岸。
這本是最難的一步。
顧衝卻如此輕易的就達到了,因為,一個世界的天道,已經在他的掌握之中。
現在,顧衝需要做的,是相較於這第三步來說,最為容易的兩步。
把自身修煉到巔峰,陽神和粉碎真空。
此刻。
顧衝拿出了虛易身上的那枚盤皇陽神念頭。
“經過和虛無一的大戰,我已經無限接近粉碎真空的境界,現在又得到了這盤皇陽神念頭,我雖然可以通過推演陽神的意味,來反推模擬粉碎真空的境界,但,可惜隻有一枚陽神念頭,若想以此就進入粉碎真空,怕是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