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之氣象不在聖人,而在我矣。
聖人隻是一個名,我才是聖人之實。
一句破題,洪易瞬間拋棄了諸子經義的角度,而是將自身站在了與他們相同的位置。
這一刻。
他也是諸子之一。
洪易神魂感受到了一股大偉大的感覺,一瞬間,文思泉湧如同醍醐灌頂。
元亨利貞的真意瞬間通透於心。
隨後,精神瑩潤剔透,目光熠熠生輝。
洪易下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諸子寫經義。
師父寫經義。
我亦寫經義。
諸子有經《論》《禮》等,師父有經《心》。
我洪易也有經,就叫做……
《易》
他此刻落筆如有神,筆點飛揚,每寫一個字,都像是對自己的靈魂念頭有一次洗禮……
貢院之中。
九千舉子提筆揮豪,揮灑意氣,自信風流,著文章。
李神光站在高台之上,可以把所有的考房看在眼裏。
他也是真正的讀書人,能夠察覺到文章的精氣神。
此刻,在這貢院上方,能夠看見九千道文章精神,來自於九千名舉子。
不過,大多都是白色的光芒,是屬於讀書人的那種氣質,但,不怎麼出眾。
唯有北院當中的一道文章精神,沛乎塞天地滄溟之間,似極了練武武聖的那種精氣狼煙。
李神光感歎道:“也隻有謝文淵宗師的文章,才有這樣正大光明,充塞天地的精神,看來……”
說到這裏。
忽然。
一道如同錦繡的華美氣質,從另外的一個院子內,直衝雲霄。
李神光震聲道:“這,錦繡文章,居然是錦繡文章,那院子內是誰,做出來的文章,居然能夠和謝文淵宗師相映生輝,而且,但論華貴程度,竟然還猶勝過半分。”
連北院之中的謝文淵也是惺著雙眼看去,微微笑了:“方家這小娃,咱們文章做的差不多,你卻想利用華美壓老夫一頭,真是小孩意氣。”
雖然這麼說,他卻並不在意。
因為這位老宗師根本就不是來奪取狀元的。
他幾十年前就中了舉人,卻不願意入仕,這次時隔五六十年,又來參加科舉,是為了能以進士之身,朝皇帝進言。
他想讓乾帝楊盤不要再征戰了。
這一年多的征戰,不管對西域、對雲蒙都是大獲全勝,但是卻苦了民生。
大戰一起,百姓永遠是最慘的,民戶要被征兵入伍,賦稅要加征,軍隊要吃響,這些都是要從老百姓身上來。
子曰“佳兵者不祥之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所以,這位老宗師是為了專門勸諫楊盤而來,勸他謹慎用兵,不要輕易起戰事。
方圓的考房內。
他書寫文章,意氣風流,錦繡華彩從紙張、筆尖上透現而出。
這篇字,不隻是一篇錦繡文章,還是一張強大的文寶。
就憑這些錦繡文意,便能當成鎮宅安家的寶物,讓鬼魅不能侵入。
方圓嘴唇微勾:“錦繡文章現世,謝文淵也被我壓了一頭,這狀元,必然非我莫屬了。”
穀陥/s李神光也是震動的看著方圓這邊。
沒想到,真的還有能夠與謝文淵宗師媲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