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 金華府郭北縣外 瓢潑的大雨(2 / 2)

撐起劍氣排開落下的雨水,正想從空間戒指裏抽出柄油紙傘體驗下古人‘天街小雨如酥,自執桐棉遠遊’的心情,卻發現這砸在地上都能泛出碗大水泡的暴雨竟然還自嫌不過癮,劈裏啪啦地開始下起冰雹來。

“你妹啊!別說古人了,就是野蠻人都不會在這種天氣下出來亂晃……”他剛罵罵咧咧到一半,就聽到一聲聲隱隱約約地呼救,竟然還真有人找虐地出來亂晃。

“Help…Help……”(開個玩笑。)

“鄒命啊,鄒命啊~~孔聖人、關二爺、孫大聖、我親愛的三叔啊……采臣說過了讀書人不能總惦記著錢財俗物的,現在孔方兄沒收到,你侄子倒先要被雹子打死了……”一個背著老舊羊皮書簍,撐著把隻剩下竹架傘骨的書生在雨中狂奔。被核桃大的冰雹砸的鼻青臉腫同時還不忘口中念念叨叨,這丫的要不是天生以搞笑為己任,那就絕對是個平時就羅嗦要命的人。

“寧采臣?”聽見他自稱采臣,李墨陽心中一動。在D級晶壁這種地方,碰到劇情人物的可能性原本就比《銀河歌姬傳說》那種C級的十幾個星係裏高得多。更何況這裏還是郭北縣。

李墨陽捏起土遁術,在旁邊的土崖邊開出口一米來深的洞坑。一邊換上一身青色的書生長衫,一邊招呼寧采臣過來避雨:“Hi~哥們……不對,喂~那位仁兄,如不嫌棄,請過來共避此雨~”(反正很糾結就是了)

這聲音本該飛出數十米就消散進狂風暴雨中,但在李墨陽有意附加了少量真氣增幅下,卻準確傳入寧采臣耳中。已經跑掉了一隻半布鞋的落魄書生臉上一喜,幹脆將被打光了油紙的傘骨橫在頭頂,以百米30秒的速度衝到土穴中。然後單手扶牆,煞白的小臉喘啊喘的……別說,還真有做小白臉的潛質,確實稱得上俊俏書生小愛一隻。

看他喘過氣來,李墨陽遞上一條毛巾,示意寧采臣擦擦臉上的雨水。“這位兄台不知有何急事,竟然會在如此大的雨中赤足狂奔?”

寧采臣聽到赤足兩字,低頭看看雙腳,一隻鞋子不知什麼時候已經跑掉,另一隻鞋子卻也獅子大張口,露出半扇臭腳丫子。

“誒呀~這個……”

作為平陽縣有名的書香世家,雖然家道早已敗落,但此刻自己的所作確實很是有辱斯文。寧采臣臉色發紅,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不過總算還有些聰明勁,便隨便應付一句岔開話題。

“小弟乃是永嘉郡平陽縣人士,此番是前往郭北縣探親的。”雖然是來收賬,但福康客棧的老板也勉強算自己一個遠房的遠房的遠房的表叔,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君子當不五鬥米折腰,君子當遠市井,此乃九流之末耳……

“敢問這位兄台,前方可是郭北縣地境?”寧采臣對李墨陽拱拱手,兩條貼滿補丁的袖子擠出一團泥水。

“前方三十裏地,便是郭北縣城牙。如果這場雨能在一個時辰內停下,你倒是能在天黑前趕到。”鬼知道寧采臣能不能趕到,李墨陽隻是思維飄啊飄的,跟著腦子裏亂七八糟的情節瞎掰。

一般人的步行速度大概5公裏每小時,30裏的山路可能費事點,大概需要45個小時。再加上寧采臣同學現在隻剩下半隻鞋,咳咳…78個小時差不多了。現下時間大約為下午1點,距離天黑還有78個小時,這還是不算下雨的時間。

李墨陽掏出一本古裝版的《金瓶梅》細細研讀,寧采臣正在將羊皮書簍裏的雨水倒出,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寧采臣正想問李墨陽手中的《金瓶梅》是哪位名家之作(蘭陵笑笑生大約1000年後明朝嘉靖年間才會出生…錯了,誰知道《永恒的蘭若寺》晶壁一千年後朱元璋會不會蹦出來。)。

一老一少兩位身穿白色麻布僧袍的和尚帶著鬥笠而來,死宅竟然沒感覺到兩人的接近,直到聽見老和尚的聲音從背後冒出,驚出一身冷汗。

“阿彌陀佛,兩位施主,可否讓我們師徒二人也在此避上一會兒雨。”李墨陽問清之後才知道,原來這兩和尚就是五台山金佛寺的白雲禪師和他六根未淨的小徒弟十方。

得,看寧采臣與十方小和尚怎麼爭小倩姑娘吧,貌似還有一部古天樂兄台演的燕赤霞也要橫插一腿……張國榮、梁朝偉、古天樂,呐~祖賢姐姐你有福了~

如果您覺得《黑宅大艦》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