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道法自然,感應天地’的狀態,也許是仙道修行體係中比較高明的一種,但卻並非唯一的高級心境。眾所周知,法則修士的修行一般會基於兩條線路不斷前行,其一為感應天地規律,控製一定範圍內的天地元氣、魔法元素乃至最終借取法則,揮手間風隨雨行,天地之威無可抵擋。感應魔法元素、天地元氣而施法,是西幻係的魔法師和仙道體係道術師們最主要的攻擊方式。相對於此類修士,‘感應天地’學習客觀宇宙的運轉方式,進而利用和借取天地之力,是一種十分合適的心境。
第二條修行方式則是強化自身,攝取外界的一切資源壯大自己,截取天道竊取法則最終在13階玄仙境時凝練出自己的內宇宙,從而徹底脫離宇宙巨靈的控製。這類修行方法雖說是強化自身,但卻並非專屬於體修士。通過從內宇宙中汲取能量進而釋放魔法或者道術仙法,同樣是法修係修煉者的一種常規手段。
通過內宇宙提取能量施法,將獲得對這些放出能量更加細膩的控製力,這類修士一般都擁有遠比依靠天地元素施法的修士們更高的施法等級。當然,通過內宇宙施法的缺點同樣明顯,他們的續航能力以及最大攻擊上限要低得多,畢竟依靠天地元氣的施法者使用一分力就能引動數倍於己身消耗的無主元素協同攻擊。
很難說兩種修行方法哪種更加優秀,更何況這種分類早在第三紀元之前就被模糊了界限。現在除了在極其落後的低級晶壁裏,哪還能找到本身隻積累精神力,而不依靠魔法元素洗練**、進而構建自身的元素池法力池的施法者。曾經單純依靠血脈之力,把類法術當異能使用的術士們都就學會了通過魔力弦共振,獲去小範圍無主元素控製權的施法增幅技巧,更何況本就堅信‘知識就是力量’的法師們。
至於仙道體係,這群更具有創新精神或者說更加受懶惰支配的家夥甚至已經將符籙法術發展為了主流。通過自身真元激活符籙,再通過符籙上儲存的法力間接獲取天地元氣的控製權,雖然要消耗額外的施法材料以及大量的精力提前製作,但確實是一種能有效增加戰鬥力的手段。
李墨陽對符籙之術僅略知皮毛,況且低階符籙對於劍修們來說,確實是一件雞肋。放出係的法術不如隨手一道劍氣,防護係的符籙更不如激活劍光格擋靈活。更何況這世界上還有防禦法寶這種東西,平時孕養著隨時保持其中靈力充足,倒也不用依靠使用符籙之術來節省真元。其實還有一個不可回避的原因就是——劍修們一般都不太擅長製作符籙,而使用他人所製的符籙,由於符籙上的法力並非自身所產,相當於二次引動天地元氣,會一定程度削弱法術的威力。
第五紀元仙道一係的主流修練法訣多出自道門,而道門卻並非仙道一係修練的開創者。作為道門始祖的鴻鈞道人也僅僅隻是在第三紀元的天地大劫中崛起,然後建立了紫霄殿進而控製天道洪荒境至今。鴻鈞的幾大聖人弟子太清老子、玉清原始、上清通天、阿彌陀、準提……,他們的成道時間更晚,大多都出生於第四紀元中,半遊離於紫霄殿之外的周青聖人,更是在第四紀元的最後500年時才踏上修練之途。
《星宿無雙劍訣》是李墨陽使用‘命運輪盤’從宇宙巨靈處直接抽取,耗費15階幻想法則結晶一顆,卻僅僅隻得到一本殘篇,可見其本身品階之高。‘聚周天星力,結星辰元神,成諸般劍陣……’其總綱《星宿無雙陣煉之法》詮釋著這本產自第二紀元無名古劍仙功法的本質——這是一本截取天道凝練內宇宙的修行之法。
凝練內宇宙的劍訣,其實並不稀奇,劍修之屬大多都走的是這一條截取天道之路。不過當今道門的大部分劍訣在凝練內宇宙的同時,也沒有放棄引動天地元氣增加劍訣威力的想法,隻是根基仍舊是截取天道而已。就像法修士與體修士之間的修練在當今為大多數修練法訣所兼顧一樣,凝練內宇宙與借天地之力的兼顧同樣普及開來,而且不得不承認這種理念確實是一種進步。但這種進步卻不是沒有代價的,想要引動天地元氣增加劍訣的威力,又要依靠內宇宙凝練劍元保證劍元的至純至精與最佳的操作性,就必須修練‘感應天地’的額外心境。
所以當今的仙道修行之法,特別是道門的大部分劍訣都會在結丹之時選擇領悟一種道心加持己身。而這種道心的領悟與加持,雖然會提升自身戰力甚至提升修練速度,防範心魔滋生,更容易的接觸法則,但這種源自於鴻鈞的心境修練之法會在將來產生什麼樣的意外,有沒有後門程序一類的陷阱,沒有人能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