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幾天,評估公司奉旨駕到,鄭好打心眼裏不想拆遷,索性關門上鎖,來個閉門謝客,以拖延評估,誰知人算不如天算,還有陳可誌這個大叛徒,所以評估照常進行,氣得鄭好恨不得把這家夥揍成一砣屎。
陳可誌委屈到不行:“鄭總,遷總是要拆的,胳膊也拗不過大腿啊。”
“阿誌,你不懂,那些希望拆遷的都是在鎮上或者縣裏有房子的,房子放也是放著,可我不一樣啊,我隻有這麼一套房產,不管好不好,我起碼有個地方住,要是拆了,補償的錢也不夠我買新房子的。”鄭好不想跟陳可誌討論“家”的感覺,說了也是對牛彈琴。
陳可誌抓頭發:“那怎麼辦?”
評估報告很快下來,確實是按照市場的最高價進行補償的,在一些項目上都放了水。
為了確保拆遷工作能夠順利進行,鎮裏特意成立了拆遷工作組,村裏配合,挨家挨戶上門宣傳拆遷和項目的好處,還承諾等酒店建成了,還可以為他們安排工作。
鄭好聽了嗤之以鼻,人家搞的是酒店,要村裏人去幹嘛,做保安?還是做保潔?那也要不了這麼多人啊。
到鄭好門上的是一對男女年輕人,都是鎮裏機關單位的,鄭好也知道他們受命而來,不容易,更知道無法抗拒大形勢,說等等再說。
村裏不少人都不同意拆遷,當然,有的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拆遷費用,但這些人中更多的是那些與鄭好想法相似的人,而且是老年人,他們在村子裏活了一輩子,年輕的時候沒折騰,到年老的時候就隻想在生他養他的地方終老,所以他們的反對異常強烈。
他們有生活閱曆,但沒有這方麵的相對經驗,在這支隊伍裏,鄭好的年紀是最輕的,所以他們都來找鄭好商量,這幾天,鄭好家的門檻都要被踩破了。
來的不僅僅是不同意拆遷的人,還有上門做工作的鎮裏的工作人員,還有鄭懷仁帶領的村幹部。
輪番轟炸之下,鄭好真有些招架不住,考慮到鄭好個人力量比較單薄,那些老年人上門聲援鄭好,接連好幾天,鄭好家都是一片叫罵,比菜市場還要熱鬧。
幾天下來,鄭好煩不勝煩,不堪其擾,都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自己就是鋼打的也扛不住啊。
天剛黑,有人來敲門,鄭好早就提前把門關了,鐵了心誰來都不開門了。隻不過這一次來的不是流水的兵,而是方熙媛。
電話打過來,方熙媛問在不在家,她就在門外。
鄭好沒了輒,隻得開門,方熙媛一個人站在門外,笑著道:“我還以為我們不會再見了。”
“來了就是客,進來坐。”鄭好甩了甩頭,把方熙媛領了進來,關門,倒上水,“為拆遷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