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依言,兩人躺到床上,一家三口,如此溫馨。
蕭策擁著她,兩人都默默的,過了半響,蕭策才道:“你可知道,其實君玉一直和阿未在一起?”
“你說什麼?”
秦末翻身而起,卻看到蕭策眼中濃濃的衰傷。
“君玉她,自殺了。”
知道自己的父王欲起兵謀反竄位是一回事,可是親眼看著他於戰亂中被自己深愛的男人所殺,又是另一回事。
陶未也沒有想到,她會悄悄跟著自己潛入京城,並親眼看到他殺了燕王。
見秦末難過,蕭策拍了拍她的肩,安慰道:“別難過了,倒是阿未,你若見著他,好好安慰安慰他吧。我看著,他該是對君玉早就情根深種了,如今隻怕是心灰意冷,我若是早知道他和君玉的事情,當時就應該派了柏青去捉拿王叔才是。”
事已至此,後悔亦是無用。
可想到君玉和陶未,秦末依舊難過的不行。越發覺得如今她和蕭策能相依相偎,何其有幸。
蕭策不欲她沉於衰傷,便繼續道:“說起來你也許不信,左相崔夷簡,竟也是燕王叔的人,燕王叔兵敗後,我派了柏青去相府捉拿,他已於府中自殺了。”
如此,崔青爭若是知道後,又該如何自處?
而且,隻怕她現在已經知道自己的父親事敗自殺的消息了。
“祈妃她……”秦末一時不知如何說下去。
兩人默了下來,蕭策終是歎了口氣:“說起來,她亦無辜。若她願意,我會放她出宮,若是不願,從此之後,在這皇宮中,我亦許她一生富貴便是。”
也隻能如此了。
靜靜躺了一會兒,蕭策不舍,可終究還要去守欞,便欲離開,秦末起身相送。
蕭策還未出門,就有宮女慌慌張張的跑來稟報:“娘娘,娘娘不好了,祈妃她,祈妃她……”
秦末撩了簾子,出屋問道:“慌什麼?祈妃怎麼了?”
“祈妃自殺了。”
秦末一時呆在那裏。
說不出是難過,還是什麼,身形一晃,還好蕭策站在她身後,即時扶住了她。
“走,我陪你去看看。”
行至崔青爭暫劇的宮院,裏麵已是哭聲一片。
蕭策和秦末入了內室,就見崔青爭躺在床上,而千蝶跪在床前。
千蝶聽到腳步聲,緩緩回頭,看到兩人連袂而來,扯了扯嘴角,露出個諷刺的笑。起身從床上拿了一封信,交至蕭策的手中,道:“這是我家小姐臨終前寫給王爺的信。”
說完,複又跪下,再不看兩人一眼。
蕭策打開信箋,上麵不過廖廖幾字:縱使相逢應不識。
“傳朕的旨意,封祈妃為貴妃,以貴妃之儀,殯葬。”
蕭策說完,舉步離去。
秦末從來都知道,眼前靜靜的躺在床上的女子,她是個驕傲的人。也許,這便是她最好的結局。
六日之後,先帝大葬皇陵,八月八日,蕭策舉登基大典,同日策封秦末為後。改國號熙寧。
陶未辭官,隱於山水。
半年後,上官青雲回京,帶來東越帝欲與大蕭聯手,攻打北魏的消息。在皇宮住了三日,便辭別帝後,悠遊天下。
一年國喪後,陶月棠與拓拔宏,煙雨與農懷兩對新人在盛京完婚,由帝後親自主婚。
熙寧三年,大蕭與東越聯手攻下北魏,明月與阿悅兩之仇得報。
熙寧四年,秦末產下皇子,六年,又生下一子。蕭策一生再未納妃。
熙寧五年,大蕭與周邊國家恢複邊貿。同年周餘意出海,大蕭與周邊海國的通商,開始海上貿易。
熙寧六年,陶予十六歲,封為秦王,賜當初秦王舊府。
陶予請辭,恢複周姓,重用舊日周雲瀟之名,並請願辭去蕭帝蕭後義子的身份。
周雲瀟二十六歲時,娶長公主昭陽。
(本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