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你想過沒有,你是寄托在我身體內的一個靈魂,如果我死了,你不是也就會跟著走向毀滅嗎?你能對我的死亡會袖手旁觀。”張其金不懈一顧地說道。
王陽明聽張其金這樣說,微微一笑,說道,“反正我已經死了幾百年了,已經經曆過死亡的痛苦了。不像你,哪怕是走向死亡,也還得經受一次死亡的痛苦。若你不答應,我寧願與你同歸於盡,反正我是無謂的,我隻是個亡靈而已。”
張其金聽王陽明把話說得這麼不留餘地,他本來還以為王陽明會作出讓步和妥協,卻沒想到王陽明這家夥卻以退為進,居然威脅他,真的是無愧於心學家、思想家和哲學家這些稱謂。
仔細想想,張其金覺得並不奇怪,本來曆史當中的王陽明就是一個善於使用陰謀詭計的人,他給我們當今時代留下的就是心學理論,人們談論得太多的就是他提出的知行合一。
所謂知行合一,就是知與行要統一在一起,知和行是一件事,就是你所知道的要和你的行動統一。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理論與實踐統一才能產生改變世界的力量,學以致用,從實踐中學習、總結和自省,然後再去實踐,如此反複。千萬不可隻知不行、或者隻行而不自省。古語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這個道理!
張其金對王陽明使用陰謀詭計認識最深的就是王陽明當時跟寧王朱宸濠打仗,他用了一招“圍魏救趙”,在寧王朱宸濠直奔南京的時候,王陽明不跟寧王朱宸濠對著幹,反而襲擊寧王朱宸濠的南昌老巢,等寧王朱宸濠回來救再迎頭痛擊,一舉殲滅。王陽明用這個戰術,兩三個月就平定了寧王朱宸濠的叛亂。
張其金想到這一切後,他就在心裏默默地對自己說道,“對於王陽明,我可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輕心,我得認真對待。說不定,王陽明說的還是真的,我得好好考慮一下。畢竟我的任何想法,對於王陽明這樣的心學大師來講,他都是可以洞察如初的,更重要的是他還能讀取我的知識和記憶,這也太可怕了。”
張其金思忖再三,咬著牙答應下來,誰讓他已經上了王陽明這條賊船了呢!他就對王陽明說道,“好吧,我答應幫你。”
“我要你對著量子血靈珠發誓,找到十二個與你心性相通的年輕女性,組建以你名字為諧音的公司,構建以儒釋道為體係的企業文化,以此打開量子血靈珠的十二層封印,幫助我從宇宙太極圖中得到解脫,並能夠轉世輪回。若你不兌現你所發的誓言,你死後將萬劫不複,永遠被困於量子血靈珠當中。”王陽明無比認真地說道。
張其金想著不就發誓麼,現在誰信這個東西,他就說道,“我張其金答應王陽明找到十二個與我心性相通的年輕女性,組建以我的名字為諧音的公司,構建以儒釋道為體係的企業文化,以此打開量子血靈珠的十二層封印,幫助王陽明從宇宙太極圖中得到解脫,並能夠轉世輪回。如果我做不到這一點,我在死後將萬劫不複,永遠被困於量子血靈珠當中。”
就在張其金的誓言說完後,遊走在他身上的宇宙太極圖突然發熱了一下,他突然有一種不良的感應在體內產生。
王陽明哈哈大笑說道,“就你哪點小心眼和壞心思,能瞞得過量子血靈珠的感應能力,你也太小看量子血靈珠了。現在量子血靈珠已經記下了你的誓言,你就必須去努力實現誓言。如果你不去實現你的誓言,到時候誓言就會成真,你就會遭到量子血靈珠的反噬。”
張其金一呆,默然道,“居然成真了?我一直不相信藏族人的這句話:‘說出的話,是心裏發出的聲音,人不知,但天會知道的,人管不了,但天會管的。’想不到現在卻是真的,早知如此,我就不要輕易地發誓了。”
王陽明微微一笑說道,“我在大明王朝第一次讀完《消誓障經》後,才對發誓有些感悟,平常人喜歡動不動就亂發誓,以為隻是說說,但其實發誓的心是很強烈的,很容易感果。你還是太年輕了,你往往看淡了誓言的力量。若你發誓後有千萬個理由也改變不了你自己發誓而承諾的業障,一定會有現世報的,因此,以後不要輕易的發誓,發誓後必需要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