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大夫人請您立刻去祠堂一趟。”
身著杏色丫鬟服飾,紮兩條大辮子的驪兒匆忙跑進梨園,對著亭子裏正在唱曲的人道。
這梨園並非外邊聽戲的場所,而是沈家大宅裏一處位置較偏的園子。本不叫梨園,是沈正宏為了討好他那位四房太太特地命人修繕的,連梨園這名字都是為了討四太太歡喜而起的。
驪兒氣喘籲籲的看著亭子裏專心唱曲的人,等了一會見他沒動靜,隻得催促道:“爺!大夫人有請,您就別耽擱了,趕緊先去吧!”
話音剛落,就見那人轉過身來,修長的手指間撚著一支素雅的玉蘭花,眼波仿若流轉的明珠那般秀美。他臉上勾了油彩,頭頂鳳冠鑲滿珠翠,穿一襲大紅對襟戲服。肩上的霞帔繡工精巧,雲霞和裙擺上的鳳凰遙相輝映,正是一副新嫁娘的裝扮。
驪兒以為他終於願意跟自己走了,沒想到他輕啟朱唇,清亮的嗓音唱了句戲文出來,急的驪兒直跺腳:“您還莫急呢!您不是不知道大夫人的手段。我的爺,您就別再跟大夫人對著幹了!老爺這幾日不在府上,幾位太太正鉚足了勁想給您小鞋穿呢,您何苦讓她們如願!”
亭子裏正在拉琴響鼓的幾位師傅互相看了眼,停下了手裏的活兒,其中一人對徐宴清道:“徐老板,不如您先過去一趟吧。我們就在這等著,您把事情處理好了咱再繼續?”
這幾位是徐宴清特地請來的南黎班子的師父們,為著就是數日後太夫人的九十壽誕,這兩日都在梨園裏住著。徐宴清許久都不曾登台唱戲了,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個機會,多年戲癮發作,哪會樂意被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攪擾到。
他擺擺手,示意師傅們繼續。
驪兒見他不當回事,隻得在一旁焦慮的候著,等他終於把這一曲唱完,都已經過了小半個時辰了。
那邊大夫人等了許久都不見人,便帶著幾個丫鬟家丁來梨園這逮人。
徐宴清一曲唱罷,正與師傅們討論著方才曲調抑揚頓挫的問題,忽然聽到“嘭”的踢門聲。
他抬頭望去,梨園那扇名貴的花梨木大門被兩個家丁踹開了,一身棗紅色裙褂,體態雍容的中年婦人走了進來。身後還跟著兩個穿旗袍,姿容豔麗的年輕女子。
驪兒一見到這三人就知道不妙,隻得給徐宴清使眼色,讓他收斂著點,別再在言語上得罪她們。
徐宴清並未搭理那三人,繼續跟拉二胡的師傅說著話。但那二胡師傅一看這架勢就知道不妙,哪裏還能接的上來,頻頻抬手擦額角莫須有的汗。
“喲,四妹好興致哪,這大清早的就在梨園唱開了。難怪小玉早上叫喚個不停,我還當那畜生是不是病了,敢情它是聽四妹的戲上癮了,使勁兒叫春呢。”三太太用手帕掩著嘴,一開口就是嘲諷。
“三妹說的是,我今兒起來也看到院子裏的長工一臉癡癡的望著牆頭。我還道是哪來的紅杏引誘他們呢,這不就是四妹這副勾人的嗓子嘛。”二太太瞟了徐宴清一眼,話音剛落就對身邊的丫鬟擠眼。二太太的丫鬟立馬上前來,對驪兒嗬道:“讓你來請四太太去祠堂,你倒好,居然站在這裏聽戲,是不把大夫人的話當回事是吧?跪下!”
驪兒雖是沈府的丫鬟,卻是徐宴清帶進來的。
她是個孤兒,十歲開始就跟著徐宴清伺候,早就把徐宴清當做親人了。當初徐宴清迫於無奈要嫁給沈老爺,一整個戲班都解散了,唯有她不肯走,就算賣身進沈府做丫鬟也要陪在徐宴清身邊,就是怕好脾氣的徐宴清會被沈府的人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