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大唐第一村,離去!(精修)
【032】大唐第一村,離去!(精修)
數日後,長安禦書房。
“克明,近日災情如何?糧價如何?”李世民端坐在龍椅上,一手提著玉筆,一手撫額,皺眉盯著桌上的奏折。
杜如晦聽到李世民詢問,趕緊從錦墩上起身答道:“皇上,近日災情稍有好轉,京師以及附近數州米價已穩定在每鬥25文左右,隻是...”抬頭看了李世民一眼,又低了下去。
“說!”李世民聲音轉厲,並不抬頭,依然看著奏折。
杜如晦看了房玄齡和魏征一眼,兩人向他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他才輕聲說道:“隻是,河東道已經開倉放糧,雖然沒有全麵救濟到,米價不降反升,依然高攀。有些古怪。”說道此處,略微抬眼用餘光看了過去。隻見李世民正在朱批的手停了下來,又開始批奏折。
“說說你們的看法,不必避諱。”李世民朝太監王德擺了擺手,王德朝宮女等點了下頭,帶著不相幹的人都走了出去。
房玄齡睜了睜眼,複又眯起來。起身答道:“皇上,從傳來的消息看,這裏的古怪怕是和前朝餘孽有關,而且也沾上了東突厥。”
說完整個書房陷入寂靜,李世民合上批完的奏折,左手食指有節奏的點起桌麵。片刻後霍然抬頭道:“讓河東道那邊的人去查下,不要驚動了他們,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切不可大意,也不可攀咬冤枉,朕要證據!”
“是,皇上。還有一事,卻是件喜事了。”杜如晦見李世民並不願意討論的太深,隻是差人去探查消息。就知道皇上將此事放在心上,李世民越是在意的事情便越不會信口說來,他跟了李世民多年是知道這個習慣的。
“哦?居然有好消息?朕這一月來批了無數折子,並未見到有何可讓朕高興的。”李世民輕笑搖頭,想想這一月來的事情,基本全是球救濟和上報各地損失的,今日杜如晦能開口說出來,想必又些意思。
也不等李世民再開口相詢,杜如晦把從吏部考功司剛得來的折子雙手奉上。
李世民接過打開,看著看著臉上笑了起來,說道:“在此天災連綿之時,這個消息可謂是甚慰我心啊!這個歐陽宇有意思,居然治旱、治蝗有點兒本事,全村無損糧?人口無外流?若是每村皆是如此,又何愁大唐不強盛!考功司的意見是什麼?”
盛讚之後,李世民問起了考功司的處理意見,杜如晦三人皆鬆了口氣,輕輕擦去手中的汗水說道:“皇上,考功司尚未拿出意見,今日上折子一到,便拿來給皇上看了,依臣之間,應當對此人、此村、此縣做出獎賞。”
“不可!”卻見房玄齡皺了皺眉頭打斷道:“克明,若是這折子所報為實,為何那盤山村早早做了防旱、防蝗的準備,而其它神山縣的村子並未有所準備,難道是盤山村有人想獨占其功或者縣衙那裏未加重視?”說罷又眯縫起了眼睛。
“玄齡所言甚是,朕也差點忽略了過去。”李世民又皺起眉來。“王德!”他朝門外說了一聲,隻見太監王德即刻輕推房門,進來行禮道:“皇上,您吩咐。”
“你去給朕查一查,近幾個月來,可有關於神山縣盤山村的折子,統統給朕拿到這裏。再給朕的幾位愛卿上些茶點。”李世民吩咐道。
禦書房中一眾人聊些閑話,等著王德去查了,大約過了半個時辰。王德走了進來,手中拿著一本折子,模樣有些舊了。
“皇上,這裏有一本折子,乃是兩個多月前雲州刺史言及神山縣令等上報的治蝗之法。”說罷便雙手遞上。
房玄齡和杜如晦一聽此言,心中咯噔一下,心想有人要倒黴了,如果真是提前就有了此折子,說明盤山村歐陽宇是把自己預測到有大旱和蝗災的情況上報了縣衙的,而縣衙和州府僅僅是把治蝗之法提及,說明沒有重視到對大旱和蝗災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