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裳再添幾件,飯菜多吃幾口,出門在外沒有媽熬的小米粥。一會兒看看臉,一會兒摸摸手,一會兒又把囑咐的話裝進兒的兜。如今要到了離開家的時候,才理解兒行千裏母擔憂,千裏的路啊,我還一步沒走,就看見淚水在媽媽眼裏媽媽眼裏流,媽媽眼裏流......”一首《兒行千裏母擔憂》用來形容煜皓和母親此時的狀態似乎是恰如其分的。
終究還是到了要離家的日子,由於距離學校有著較遠的距離,在火車上就要花費二十四個小時左右的時間,煜皓隻能選擇提前兩天從家中出發,母親還在仔細的檢查著兒子的行李,生怕因為自己的一個不注意而落下什麼。
“媽,不用看了,我已經檢查過好多次了,相信你兒子好不好?”輕輕摟著母親的肩膀,煜皓輕聲的說道。
“兒子,不是媽不放心你,媽媽想的肯定會比你全麵一點,替你把把關,這一走就是半年,一個人在外麵難免需要這需要那,該帶的東西都得帶全了,如果有需要到了學校那邊及時買就行,缺錢了記得告訴媽。”這或許就是兒行千裏母擔憂的最真切表達,雖然心裏麵已經有些離別的傷感,但是藍媽媽還是強忍著讓自己保持笑臉。
“出門餃子回家麵”,北方的很多城市似乎有著這樣的傳統,由於是晚上的火車,中午剛過煜皓媽媽便開始和麵、調餡,在離家之前讓自己的兒子吃上一頓熱騰騰的餃子是必須的事情,做好這一切準備的時候,靜嫻和健凱也來到了家裏,給母親買來了豆奶粉、核桃粉,還有給煜皓新買的智能手機。
“姐,姐夫,我不要,我平常都不怎麼用手機的,這款板磚手機足以應付了。”對於姐姐帶來的禮物煜皓雖然喜歡,但是考慮到實際情況,還是委婉的謝絕,畢竟姐姐姐夫現在肩上的責任不清,老人孩子哪一個都不能忽視。
“煜皓,怎麼又不聽姐的話了?帥帥氣氣的去上學,拿著搬磚去給姐丟臉啊?再說了,你那板磚也用了三年了,到了該換換的時候了,拿著這手機,到了學校別忘了常往家裏打電話。”靜嫻講述著自己的理由,身旁的健凱也配合著老婆的講述點頭表示認可。
“煜皓啊,既然你姐買了就收下吧,等你將來開始掙錢了,記得好好報答你姐和姐夫就行。”最後還是母親做出了決斷。
胡蘿卜肉餡的餃子一直是藍家兄妹兩人的最愛,四個人的分工合作使得包餃子的過程變得快速而簡單,等到熱騰騰的誘人誰叫出鍋的時候,三個年輕的孩子便迫不及待的進入“大胃王”模式,一個接一個,而藍媽媽就這樣在一旁邊看著鍋裏的餃子,便靜靜的看著自己的三個孩子,那一刻心裏隻有幸福和滿足。
雖然買票之前靜嫻便提出要親自送煜皓去學校報到,但是最終還是被倔強的煜皓拒絕,“堂堂男子漢”是煜皓回絕時給出的答案。
下午六點,屬於這座城市的下班高峰期,但是健凱還是憑借著嫻熟的駕駛技術按時到達了火車站,此時這個城市的霓虹燈已經開始亮起,照耀著這個城市匆匆忙忙的行人們,也見證著在這座城市的火車站上演的一幕幕或歡樂、或悲傷的離別劇情。
“姐,媽身體不適很好,你和姐夫還得多費心照顧,有事情的話及時給我打電話。”在姐姐的耳畔輕聲的說道,然後對姐夫說道:“姐夫,到目前為止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就托付給你了,好好照顧她們,你的好弟弟心裏清楚。”雖然想象過離別時可能出現的情景,但是當真正處於這一刻的時候,心情還是難免有些激動,抬頭望向天空,讓剛要滑出的淚珠倒流回本屬於它的位置。